第196页

“不同的大学自然不同了,有的比河东大学好,有的比河东大学差。”

“哪个难考?”

“北京的重点肯定比河东大学的分数高,普通大学就不好说了,但也要400分才安全吧。”杨锐说到这里,才有点明白过来,笑道:“你也想考北京的学校?”

“也不一定是北京的大学,我就是想找个像是河东大学这样的。”苏毅嘿嘿的笑了两声,搓着手,有点不好意思。

杨锐追问:“像河东大学的学校,是怎么样的?”

“就是……有健身器,有划线的篮球场的。”苏毅摸着又短又密的短发,憨笑道:“听说河东省内,只有河东大学买了健身器,还是从外国运回来的,报了健身队就能用。你说,北京的大学是不是一样的规矩?”

“你要是就为了健身器?这个要求有点难,不好确定呀。不过,北京的大学条件肯定比河东强的多。”杨锐说着道:“你觉得自己能考多少?”

“我上次月考是350分,我想着,到高考的时候,也许能再增加一点。”和大多数学生一样,苏毅并不知道自己能增加多少分,或者减少多少分。复习是一回事,判断进度是另一回事。

杨锐拿出自己的小本子,他在补习学校里的习惯,总是要记录学生们的情况,只有这样,当愤怒或不满足的家长出现的时候,补习老师才有话可说。

不过,杨锐从来不给人看自己的小本子,他扫了一遍苏毅的记录,默算了一下,道:“要是按照现在的长分速度,你到380分比较容易,400分就得再用力了。”

“怎么用力?”

“做更多的题。”杨锐露出邪恶的笑。

“更多?”苏毅有点畏惧的呲牙。

“400分以上,你就可以选去河东大学,或者去外地读大学。380分,你就没的选,只能找一个省内的普通大学来读。”杨锐顿了一下,接着道:“接下来大半年,每天增加30的题量,能做到,就能过400分,否则,就看运气了。”

鸿睿班的教室,杨锐就坐在靠窗的位置,和其他学生一样看书做题。当需要他上课或者解题的时候,杨锐就上台去,但有时候就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说话。

所以,锐学组的成员很熟悉这种谈话模式,即刻有人道:“咱们现在每天都做那么多题,再增加30的题量才能考400分,那些考五六百分的人是怎么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