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页

杨锐沉吟片刻,做出决定,道:“那就学驾驶。”

王国华诧异道:“怎么学?”

“我买辆卡车,再请个人来教。但不能所有人都学,慢班跟不上的锐学组成员可以先申请,再有空闲的时间,分给其他人。”

王国华振奋之余问:“从哪里买车,从哪里请人教?”

“这个我来想办法,你先通知大家好了,现在离高考还有四个月,我争取一个月内买到车,找到人,在不影响大家参加高考的情况下,给考不过去的学生,留一条后路。”杨锐越想越觉得靠谱,他手里有大把的外汇,不管是在国内走后门,还是从国外进口,买一辆车都是很简单的。

……

第209章 一切为了分班

西堡中学的学生们的反应,比杨锐设想中的还要激烈。

差不多是王国华放话出去的下午,来询问的学生就挤满了杨锐实验室的院子。

“怎么报名”和“我要报名”的呼声是最多的,要不是有卧推组的同学帮忙,院子都要被挤爆掉。

至于王国华宣传时所说的各种限制条件,都被学生们选择性忽略了,或者说,就算听到了,也要来试一试。

没办法,学车的机会太少了,驾驶技能又太好用了。

对西堡中学的学生们来说,如果考大学是一项重大机会,学车就是一项终身保障。

会开车,在80年代的中国是一项顶级技能,比开车床和航天飞机的都强。社会需求极大,而供应却极少,许多单位都要自己委托专门机构来培养。

相比满街的待业青年,任何一个人若是学会了开车,无论如何都不至于找不到工作。

但是,学会开车的成本也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