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页

所以,杨锐很自然的道:“你愿意不要愿意做交流学生?交流到北京继续读书?”

“交流到北京?怎么做?”

“我在大学期间,如果能拿到自己的项目,就能有一定的权利……恩,具体怎么做你就不用管了,我先问问你的意向。”杨锐根本不觉得调一个学生有多难,现在的大学教授虽然贫困,在教育圈子里的权利却不弱,以科研的名义,很多事情都是能够操作的。

“我……我愿意。”姚悦萌萌的点头,突然觉得无比的开心,只觉得耳朵都失去了重量,要飘起来了似的。

第244章 分数线出炉

姚乐最终选择了北京钢铁学院,一个不像是女生会报考的学校。

当然,等它明年变成了北京科技大学,女生们就没有什么畏惧感了,北京科技大也会渐渐的从一所专门院校,进化成综合性大学,进而成为国内冒尖的名牌大学,生源无数。

以姚乐的分数来说,报考北京钢铁学院不赚也不亏,但相对更安全,滑档的危险较小。

由此可以看出学校名字的重要性。像是东南大学,首批211和985的学校,地处南京,名师辈出,光是专职院士就有十几个,却因为校名缺乏重点,以至于它在大多数省份的录取分数只在重点控制线上。与之相反的是中央财经大学,第三批的211院校,最终也没能成为985院校,旗下一名专职院士都没有,长江学者也是个位数的程度,更惨的是校园面积小的可怜,甚至比不上北京的某些重点中学,但就是这样一个软硬件全面落后的学校,它的录取分数却比各省的重点控制线高50分以上。

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报考志愿仍然会与学校的真实排名发生如此大的矛盾,可以想象,80年代的高考志愿,又是何等的飘忽。

可以说,除了分数最高的一批人和一批学校以外,错误的选择每年都会发生,只是现在的大学生身份实在金贵,即使小处吃了亏,大处依然是赚到的。

而录取分数线,决定大赚还是小赚的关键。

平江。

薛达城仍然被抽调出来,参加今年的高考阅卷。

对年轻老师来说,这似乎是件挺高大上的事,想想你的每一笔都可能决定一个孩子的未来,这种权利感是平常很难体验到的。

但是,对于年纪稍大一些的老师来说,虚幻的权利感已经消失,高考阅卷就变成了一个苦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