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页

这可是每年有700万人参与的游戏!

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就有老三届的学生,复习了十年以上,尤其是那些参与教学和教育任务的老三届学生,很多人虽然同样劳动,可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并不少,这些人参加高考的成绩固然不错,可要得状元,那也只能有一个人。

从77年到83年,不断复读不断参加高考,却始终考不上的学生,依旧大有人在。

若是将时间线再推的长一点,复习七年八年十一年的中国学生,大有人在,80年代所谓的老红军,指的就是要多年复读才能考上大学的学生,仅仅是考上大学,离状元还远着呢。

杨锐其实不在乎自己读了多少年的书,他在乎的是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还能不能发挥作用。

在他更向往的科研领域,可是没有年龄限制的。

在某一个领域领先的中年人和老年人,不慎输给青年人的故事,不断的重复,几乎是科研工作者最畏惧的悲剧。

更丰富的经验,更高深的知识,更年轻的身体,带给杨锐强烈的信心。

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来说,高考带给学生最重要的,似乎就是信心了。

在一个公平的考场上,战胜700万人;在一个公平的考场上,从700万人中脱颖而出;在一个公平的考场上,为自己而奋斗且成功。

这种信心会伴随考生的一声。

也许,学生时代的成功者无法成为世俗的成功者,甚而成为了满口酸气内心酸楚的老书生,但那骨子里的酸,也得肚子里有货才能酿出来。

吉普车接近西寨子乡,远方的小山坡上,彩旗招展,既有漂亮的五星红旗,也有一个个民兵部队的旗帜。

欢迎的照理是一排炮声,间中能够听到各种叫嚷呼喊声。

炮是依次打响的,与礼炮的性质相同,不同的是声音各异。

杨山听着炮声,站了起来,像是检阅部队的领导似的,一边听一边大声判断:“山炮,好东西呀,75口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