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页

“我们也只能表明态度。”捷利康在天津的经理是个英国人,算是对理查德的一个对冲。

杨锐撇撇嘴:“先问清楚情况好了,要是能弄清楚理查德给他开了条件就最好了。”

“我们是商人,职业就是问清楚情况。”捷利康的天津经理亦是相当自信。

……

第343章 糖衣炮弹

杨锐等了一盏茶的功夫,就见捷利康的天津经理从行政楼里出来了。

开门坐上副驾驶,杨锐问:“是因为理查德关系吗?”

“他没说理查德,不过,我提出由捷利康公司出资,与他们合建实验室,被拒绝了。”捷利康的天津经理是个年轻的英国人,外表矜持,语气高傲的用英语道:“其他学校都是抢着要和我们合建实验室,或者合作项目的,这位庞校长说北大要做研究,会优先与学术机构合作,竟然不想和我们这样的商业公司合作,担心钱多的校长,我是第一次见到。”

“优先与学术机构合作,比如加州伯克利大学?”

“他没有说具体的名字。不过,拒绝我们应当是利益冲突,唔……只能是利益冲突。”捷利康的天津经理斩钉截铁的说。

捷利康在中国是有多个合作项目的,每年也会投入一定的资金以维护公司的形象,这些纯外汇的投入是大专院校和研究院最喜欢的,往往都要争抢才能得到。

在过去的两年里,包括北大清华和中科院在内,都与捷利康等英资港资公司接触过,有的拿到了钱,有的没拿到钱,但不管拿到还是没拿到的,仍然在继续积极的与之接触。毕竟,像是捷利康这样的大型跨国公司,现在也就是那么几家,属于生物或者其他专业领域内的公司就更少了。

庞校长毫不犹豫的拒绝,只可能是这笔钱拿不到手,否则,谁又会嫌钱多。

相比来自英国的跨国公司,庞校长显然更喜欢来自美国的名校教授。

对此,捷利康的天津经理颇有些愤愤不平,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这位最靠近首都的捷利康经理,得到的恭维太多,拒绝太少了。

他扬起下巴,道:“你说的这个理查德,一定和北大签署了排他性的协议,让北大支持他做出克隆突变基因的实验,生物制药公司很喜欢用这种方式限制大学的教授,没想到这个大学教授也学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