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页

杨锐咳嗽一声,道:“谁说才做了十几天的实验,我有前期的准备啊。再说了,西捷工厂运行起来的成本也不低,要是换做其他的研究员,哪个工厂能给你停工了让你仔细做实验?也就是碰上西捷工厂正好升级换代,咱们一口气腾出了十几天的时间,放在别处,等工厂说不定就要等几个月。”

杨锐做研究生的时候,就经常和导师去制药工厂,即使导师的面子比较好用,制药厂通常也是不会给停工做实验的,这就要求实验最好是穿插在工厂的生产活动中进行,至不济也要能拆散了,在零碎时间里做。

只有很大牌的教授,在给某些工厂做项目的时候,后者才愿意停工来配合,但在这种情况下,报酬肯定会有相应的变化,名教授也不一定会做出此等要求。

杨锐的导师最喜欢的是濒临破产的小厂,本来就是有一天没一天的生产,也就不计较停产与否了。

不过,此类小厂都是设备落后的工厂,除了一个工厂的骨架以外,研究价值并不大。

西捷工厂固然不能和欧美的顶级工厂相提并论,但作为只有一年厂龄的新厂,里面的设备还是相当不错的,杨锐能连续做上百个小时的实验,仅此一点,就可以撰写一篇不错的小论文了。

将信封塞进邮筒,杨锐很自信的道:“记得看后几期的《jc》。”

……

第409章 结晶

第二天,杨锐信心满满的来到西捷工厂。

此时,吊车、卡车和更多的工人早都等在了工厂外面,抽着烟,喝着茶,聊天等开工。

弗兰奇来的更早一些,笑呵呵的学着中国人的样子给大家散烟。他散烟的动作很快,一会儿就拆散了一包,接着就拆另一包散给大家。

而且,不像是厂里自己的职工,弗兰奇散出来的烟,最便宜的都是三毛六的大前门。

大前门俗称干部烟,就是干部才抽得起,干部才弄得到票。

实际上,普通干部一个月也就买两包大前门,办事的时候才给人送。

弗兰奇就没有这种节俭意识了,他一年十几万磅的薪水,还有各种出差补贴,在中国这片地界,可以说是富得流油,而且,他手里头拿的全是外汇,买什么烟都用不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