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页

没有互联网和数据库搜索的年代,很多东西都要靠大脑记忆,那自然是很不可靠的。做实验之前泡在图书馆几个月时间,是如今的研究者们的常态,一种缓冲液的配方没见过,或者忘记了,也是再平常不过了。

许正平却是摇摇头,道:“我以前写过一本介绍缓冲液的书,现在也很关注各种缓冲液的配方,我确定没见过这种。”

受困于信息不足的人并非一个两个,后世有维基百科,有各种各样的排行榜和数据库,80年代可没有这样的条件,你想知道世界上的狗有多少种,你不能打开谷歌去问,只能去图书馆找一本类似于《世界名犬知多少》的书去看,同样的道理,你想知道有哪些缓冲液好用,你不能打开谷歌学术去查,你只能去图书馆找一本类似于《缓冲液新进展》的书去查。

当然,维基百科或者谷歌学术并不总是打的开,但那又是另一个悲伤的故事了。

魏教授和许正平相当熟悉,又看了看杨锐正在配的试剂,问:“也许是从哪本外国期刊上看来的。”

“谁会把最新的缓冲液配方发表在期刊上,你知道国外公司把一组缓冲液卖多少钱?”

“说的也是,你买过?”

“没的用,你不想买也得买,1000毫升的缓冲液要一千多块钱,外国佬的心都是黑的。”许正平既然写过有关缓冲液的专著,对此更是深恶痛绝。

魏教授问:“1000多块人民币还是1000多美元?”

“当然是人民币了,我看你的心才是黑的。”许正平差一点就咬牙切齿了。

杨锐听到了两人对话,手里的动作已是慢了下来。

他偷偷的在脑海中找了些资料,一会儿,无奈的发现,自己以前配过多次的hbs缓冲液,果然是一家瑞典公司的专利技术,而且尚未发明。

然而,hbs缓冲液是等离子表面共振技术常用的缓冲液,为此替换掉它的话,实验效果要差好大的一截。

再者说,这也可以作为自己的一大利器。

杨锐想了想,就做出了决定,放下手里的东西,起身道:“不好意思,实验室清场了。”

“啊?为什么?”好几位听了许正平的话,正悄悄观察杨锐的工作的副教授不约而同的叫了起来。

“我的实验室我做主。”杨锐说着收起实验记录本,又来到电话机前,外拨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