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页

李章镇轻笑着说:“不用谢我,要谢也应该谢杨总。咱们华锐实验室是港资高科技企业,用华锐的名义评奖,几率会高很多的。另外,杨总还给批了经费。”

李文强从善如流的转身感谢杨锐。

杨锐被他握手摇的上下起伏,笑道:“不要谢来谢去了,你只要能给实验室做出东西来,经费付出就是应该的,你如果做不出东西来,那是我眼光不行。”

这话说的,几个人都觉得入耳。

李文强也高兴道:“您放心吧,我把这本书的事折腾完了以后,就全副精力投入到实验室里来……”

“不用全副精力,七成就行了,该写书的写书,该发论文的发论文,咱们是做研究的,又不是在工厂搞流水线,你们有想写的东西就记录下来,有想发表的论文或者专利,又或者书籍,就交给李章镇来做,咱们实验室对这些都有奖励。”实验室的成绩归根结底是要体现在纸面上的,光做实验不写aer的,那才叫一个傻。

王晓芸则被杨锐说的奖励给吸引了,问:“还有奖励,奖励什么?”

“老李这次的奖励是1000元,如果得奖的话,就再多给。”杨锐说着笑笑,道:“咱们实验室的各项制度还不完善,就慢慢补全吧,遇到了,咱们就商量着来,总的来说,实验室做的好,大家都有好处,实验室的成果不好,那就没办法了,私人实验室,如果真做的资不抵债,以至于母公司无法承担,那也就只好倒闭了。”

杨锐说的很实诚。至于母公司,自然是离岸公司了。

众人被杨锐刺激的又是高兴,又是担心。

80年代的中国人,还真不知道倒闭是怎么回事,但就他们知道的部分,已经够骇人的了。

不一会儿,实验室自然而然的进入了工作模式。

杨锐招募来的都是30多岁的小牛,各自做事都有了自己的套路,而今稍作磨合,工作已然无碍了。

杨锐按照前日做好的分配表,开始给诸人新的任务。

有的人之前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也是不管,后面的任务和前面的任务都要做,杨锐只看成果。

这也是招小牛的好处,尽管还是需要培养,可基础能力均已具备,尤其是具有完善的自学能力,减轻了杨锐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