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页

在等待律师办理入境事宜的时间里,杨锐再接再厉,继续实验。

如果是中式的人物传记,或许凝胶做出条带就算是大功告成了,然而,真实的实验室,从来都只讲究真实的证据。

研究做到一半,把最宝贵的灵感都表现出来就不做了,然后被人抢了研究成果的傻瓜,不知凡几。

杨锐先是在录像机的全程拍摄下,又将原来的实验做了一遍,幸运而理所当然的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顺便花了上千美元的录像带钱。

如流水般哗哗的花了出去的钱,看的黄茂也是眼皮直跳。

身为实验室的副主任,黄茂觉得自己有责任规劝杨锐,最重要的是,他和涂宪、王晓芸辞职来到华锐实验室,并不仅仅看重了高薪,他们还希望在这个改革的时代,能做出一番事业来。

如果华锐实验室因为杨锐的胡作非为而倒闭的话,无论事业还是高薪,都将是无根之萍。

不过,规劝也是应该讲究方法的。

黄茂首先研究了杨锐的工作,认真了解他的工作内容,接着,黄茂抢在杨锐开始新一轮的实验和拍摄前,拉着杨锐道:“我想提出一个意见。”

“你说。”杨锐目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状态,精神也高度集中。

黄茂理解这种状态,因此,黄茂也是从研究方面道:“我觉得你现在没必要进行拍摄,因为你的实验并不完备。你没有对照组,我觉得,摄像起码应该等到有对照组,最好是对照组都做出来以后,重复实验的时候再拍,你说是不是?”

对照组和多项试验是现代科研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没有它们,就不能通过常规的科研评测。

杨锐早有准备的道:“我知道,之前,我首先要进行的工作是证明扩增可行,现在我证明了,之后我会将包括对照组在内的实验补齐,这也是我下一阶段的主要工作,为了节省时间,我还是想边拍边做。”

直到目前为止,杨锐仍然不能就学术意义上证明cr成功。

cr复制的是dna,dna在显微镜下能看到,但要证明cr复制出来的都是想要的dna——这是关键——是需要一系列的理化检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