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页

不计算各种生产以外的开销,以及销售等部门分割走的利润,仅仅就产值来说,如果一种催化剂能提高辅酶q10的产率5,年产值就要提高130万美元!

如果有哪个化学系的学生走了狗屎运,愣是做出这样一款催化剂,年薪百万又算得了什么。

当然,能在系统性的生产中提高5的产值是很逆天的催化剂了,一般性质的狗屎运是得不到这样的催化剂的,但杨锐是有办法的。

而且,比优化生产流程,改造设备简单的地方在于,催化剂基本都是添加性质的,最多控制一下温度、压力和流量,并不用费什么功夫。

更妙的是,杨锐根本不用说出催化剂的品种。

这是国内化学界常见的现象,为什么有的人能拿年薪百万?就是因为他对自己的催化剂秘方保密。

在很多乡镇企业里,工程师和老板的关系就是斗智斗勇。

工程师揣一兜的催化剂来上班,看着时间将东西撒进去,叮嘱两声就可以回家了,年薪百万!

刚开始,老板看在自己多赚了大几百万的份上,还会尽量维持关系,但肯定会越看越窝火的。

从老板的角度看,我要先投资,再承担风险,我还要管理偌大的工厂,四处跑销售,求爷爷告奶奶的走通官方渠道,最后辛辛苦苦赚了钱,还要继续投入到工厂,你就每天撒一把添加剂,就赚几十万上百万?

基本上,所有的此类企业,老板都会想尽办法的弄清楚工程师口袋里的催化剂是什么。

而工程师也不会脑袋烧掉的,刚开始就去申请专利,因为申请了也没什么用,反而等于公布了自己的秘方。

工程师就要像防贼一样的放着老板。

比如采购原料,工程师通常都要多采购几样,以免老板猜到自己的催化剂组合。

老板也不傻,就会去翻垃圾堆,有的工程师的秘方就此现了原形,于是一个月都等不到,就要被老板一脚踢走,和年薪百万告别了。

有的工程师为了不被翻垃圾堆,就会将采购多出来的材料用水冲走,甚至先做反应再冲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