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1页

两人说话也是越来越快,周围能听得懂的教授和学生的数量也是越来越少。

但是,听得懂的,都是一个个表情怪异。

大家都是聪明人,就从目前的信息来简单计算,诺顿出版社等于给出了15的版税,以及2000本的销量许诺,意味着杨锐能够得到300美元乘以书价的收入。

哪怕是按照最低的30美元的书价来算,这都是9000美元的稿酬。

至于300美元这样的书价,在场的中国人都不敢想。

9000美元就够夸张了!

“还不答应!”不止一个人心里这样想。

第756章 评论定价

“杨锐,这种事情,宜早不宜迟哦。”刘院长趴在杨锐耳边说话,恨不得钻到他脑袋里,直接操纵他答应下来。

如此利国利民又有利于自己的好事,到哪里找去啊。

甚至连一向稳如泰山的蔡教授,此时也为杨锐捉急。

他本人已经是中国科学院的学部委员(院士)了,依旧没有机会在国外出版专著,同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的同仁们,即使有在国外出版专著的,多数也是寄送给国外出版社,继而信件交流敲定的,期间有多少个不眠之夜在修改,有多少个夜晚是失眠,说也说不清楚。

杨锐的机会,或者说运气,在蔡教授看来,却是极为难得,两家美国出版社直接派人到中国来谈出版,此等机会,实在少见。

蔡教授不由的用眼神示意杨锐。

可惜,蔡教授的演技与他的学术能力成反比,他的眼睛根本就是哑巴,不止不会说话,连表达我在说话的能力都没有。

杨锐既没有听刘院长的,也没有看懂蔡教授的表情,只对两名老外道:“你们应该有相应的计划或者文件吧,我能看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