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1页

托拜尔斯懵懂点头。

客厅被杨父和他的下属们占据了,杨锐唯有在自己的卧室接待托拜尔斯。

比起诺贝尔奖提名,西寨子乡的党政干部们,显然更在乎曾经的党委书记杨峰同志。

杨峰在西寨子乡经营二十年,可谓是根深蒂固,尽管短暂的离开了西寨子乡,也远远不至于人走茶凉。不过,他这一次返回的着实华丽,无论小道消息以何种方式纷飞,占据了西寨子乡部分土地的开发区的重要性,却是所有人都清楚的。

为了弥补杨书记离开后的缝隙,西寨子全乡上下,小到村长村干部,大到乡长乡党委书记,都轮番来向杨峰汇报工作。

其受欢迎程度,自然不是杨锐所能比较的。

不过,托拜尔斯带来的条件,却是西寨子乡的基层干部们,听也没听说过的。

“杨锐先生,我们已经准备好了200万美元,只要您点头,能源部就会立刻将钱打过来。”托拜尔斯的话,被中文大声的翻译了过来。

相隔不远处的客厅里,本来就竖着耳朵听消息的乡镇干部们,突然变得鸦雀无声,连掩饰的说话声都发不出来了。

第841章 我要做学阀

西寨子乡是纯粹的农业乡,境内除了烧炭烧砖的土作坊,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工业,因此,别说是200万美元这样的词语了,20万元人民币对西寨子乡也是巨款。

在杨峰做乡党委书记的年代里,经济建设并不是工作的主线,至少在河东这样的内陆省份仍然不是。

但是,经费的重要性是不用多说的。

杨峰的经验让他能够将西寨子乡的局面维持下来,所谓的吃饭财政,其实就是八个坛子七个盖。农业乡的主要收入来自农业,而农业生产的特点就是集中来钱,大笔花钱。

如何在秋收以前筹集资金完成上级交付的工作,如何利用好手里仅有的政策和资源,对西寨子乡的干部们来说,就是最大的学问了。

在这个年代,是没有人去想,如果我有200万怎么怎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