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0页

“那我们来看看如何修改吧。”达尔贝科也是个实干派,直接在杨锐的办公室坐了下来,开始工作。

这样的倡议性质的宣言,看起来容易改起来难,必须斟词酌句,对于英语文法水平相当于哈利波特的杨锐来说,这部分的工作,他几乎插不进手去。

达尔贝科很快就将文章改的面目全非。

杨锐一无所谓,高端论文还经常找专门的执笔人呢,这在国际科研中很常见。母语不是英语的人,要想在s上刊登文章,不仔细的打磨语句是不行的。

这与普通期刊是截然不同的,更不要说,倡议书性质的文章,本身就是依靠文法来联接的。

差不多三个小时左右,达尔贝科才改出一版较为满意的,看了一遍,又圈了几个单词,道:“我建议,我们扩大联署的范围怎么样?”

“您有人选吗?”

“詹姆斯沃森怎么样?”

“dna双螺旋的发现者?”杨锐瞬间震惊。

在生物学领域,牛人是非常多的,尤其是活着的大犇,或许比活着的物理和化学大犇加起来都要多,比数学大犇就更不用说,后者的牛系部落成员只有生物部落的零头。

但不管是在生物学领域排名,还是在整个自然科学领域排名,詹姆斯沃森都是顶尖的牛人。

这样的人物,可以用一个专有名词来形容——牛魔王。

身为一名科研人,一名生物专业的学者,无论杨锐念多少遍“志存高远”,对牛魔王级的沃森,还是极为心虚。

杨锐不由问道:“您的意思是,邀请詹姆斯杜威沃森一起联署文章吗?”

“对的。”

“他愿意吗?”

“我想有很大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