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8页

他为中国的植物学的发展,节省的不仅仅是二十年的时间和大量的金钱。

纪赡更多的,是令曾经天赋超群的学者们的工作没有白费,是在那些天赋超群的学者们的人生价值即将归零的时刻,用自己的忍辱负重,将之传承了下来,并延续了下去,甚至培育出了后继者。

纪赡由此令自己的科研人生有了最大化的价值体现。

而杨锐,也不可避免的会因此而考虑自己的人生意义。

他的脑海中不止一次的转悠着这样的念头;传承——是否也是我的人生价值?

杨锐总是觉得,自己来到这个时代,是有意义的。

如果能够成为纪赡这样的人,对杨锐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不过,杨锐并不甘于仅仅成为纪赡这样的人。

的确,在纯粹的实验室研究方面,杨锐远远称不上天赋超群,但在项目开发和组织方面,杨锐还是有那么一些小天分的。

如果将纯粹的实验室研究比作战术的话,项目开发和组织,其实可以算是战略。战略听起来比战术高端,但有资格实践战略的人,却比有资格实现战术的人少太多了。

正因为如此,许多历史上的名将,都是既擅长战术,又擅长战略的,原因无他,仅仅擅长战略的军官,是很难自军队体系中脱颖而出的。

同样的道理,实验室里的研究员,如果不擅长单纯的实验,又如何有机会尝试项目开发和组织呢?

杨锐得到了一次额外的机会。

在前世,他是没什么机会展现自己在项目开发和组织方面的能力的,换言之,他从来也没有机会,去做自己最擅长的工作,去最大的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今生,杨锐却已经渐渐的走到了这一步。

纪赡,用他的人生经历,给杨锐上了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