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0页

里面的人更不乐意了,道:“加小费也没有,明天您赶早吧。”

“我预定三盘。”杨锐也不收回钱,再道:“我明天儿再来,该多少钱就是多少钱,这十块钱,麻烦您多弄点蘑菇头。”

“得。”没人和钱过不去,答应了一声,一会儿,端了盘汤,放杨锐面前,道:“大轴,就是爆肚汤,你配个芝麻烧饼吃,香。”

杨锐尝了一口,果然又香又浓,立即翘起大拇指。

王博看杨锐吃的香,也不由自主的觉得面前的爆肚特别起来。

吃了一会,王博觉得不对啊,堂堂杨锐委员,刚才和我说了这么多话,肯定是意有所指啊。

他仔细想,仔细想,再联系到适才说的浮躁,一拍大腿,道:“我明白了,您是想说,京西制药总厂,太浮躁,对不对?”

杨锐被吓了一跳,皱眉道:“这哪跟哪啊。”

“您的意思,不是,我的意思,不是,我就是说,我猜您的意思是想说,做药就和做爆肚一样,要做的地道,就得有学习好些年的心思,不能浮躁。京西制药总厂一下子就想做外国的新药,太浮躁了,是吧。”王博还掏出一个红皮笔记本,写了起来。

杨锐哑然失笑:“我可没这个意思。京西制药总厂的问题是他们选的药不对,不是说他们生产不出来。”

大部分的药的生产工艺都不复杂,生产原本就不是问题。

王博有些失望的道:“这个观点,您已经表达过了。”

杨锐道:“说明我的观点没变啊。”

“但是,现在反对你的人可不少,您就没有其他观点补充吗?比如说,您怎么看待官僚主义和合理监管的分界线?”王博说着自己之前想到的问题,现在的媒体不仅关心时政,而且都喜欢大标题。

“你想采访我?你是哪家媒体的?”杨锐吃着爆肚,一脸的满足,智商却没有全部进胃里享受。

王博不好意思的道:“忘了自我介绍,我是《京华早报》的编辑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