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3页

张锋长长的叹了口气,道:“野心不小,确实有可能。”

“我们实验室的研究员,现在的野心都不小。”许正平笑了一下,敲边鼓道:“杨主任已经确定,我们明年就冲击国家级实验室,经费也会翻一番,大家的研究条件都会改善。”

张锋哼哼了两声,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情绪。

身为南农的教授,张锋目前所拥有的实验条件也是可以的。

南农是中国大学系统里的名校了,63年就被确定为全国两所重点农业高校之一。不过,南农和所有农业院校的问题都是一样,它是农业院校。

读农业在21世纪倒是没什么大问题,毕竟,大家毕业并不一定要从事相关的行业,农业院校也不过是一种选择而已。

但是,85年的大学可是包分配的,读什么专业就会去做什么行业,这是跑不掉的。

而农业院校,自然要去农业口的单位工作,相比其他行业,这可不是什么好的选择——大家都想去大城市,去北京和上海工作,选行业的话,自然也是优先社会地位高,收入高的,例如北邮直到2000都很红火,考分一度高比清华北大,作为一所专业化的院校,这显然邮政系统带来的优势。

相应的,南农得到的就是农业系统的劣势了。南农的教授不会比北邮的教授的学术水平弱,但是,要说经费和待遇的话,那就是天差地别了。

张锋教授就是深切的感受到了这种差别的一员。

国家虽说重视农业,但中国的农业范围太大了,最终能留给农业院校的,原本就少之又少,能留给农业院校的科研经费更不用说了。

而且,不像是北大或者其他综合性院校的农学专业,南农是隶属于农业部的高校,换言之,它的经费大部分要着落在农业部这里,对张锋教授来说,这又是一道劣势,因为这意味着学校的经费上限很低。

当然,南农的普通教授,反而不会觉得是劣势,因为南农是农业部里一等一的好学校,下限却是很高,基础经费很有保证。

只不过,基础早就不是张锋所追求的目标了。

头些年,他将大把的时间浪费在了理论研究上,一直安慰自己,再等等,总有实现的时候。

然而,时间并不总是站在你的这边。

尤其是等待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