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8页

说话都说漂亮话,屈场长也没什么志在必得的想法,不过,若是真能把杨锐拉到淮西去,他是真敢将全场押给杨锐的。

杨锐的研究进展这么快,只要能提供大量的黑白花奶牛,就国内目前的环境,简直可以说是赚翻了。

年产七八吨牛奶的奶牛,只要管理方法恰当,那流出来的就是源源不断的钞票,就国内的条件来说,完全不存在供大于求的情况,简直就和印钞差不多。

若是能形成规模的话,一家牧场的辐射范围,更不知道要带来多少利益。

杨锐笑一笑,道:“淮西太远了,人生地不熟的,我就不去了。”

“北京的条件是好,但是限制也多。”屈场长呵呵一笑,斜眼看向梅局长。

他们都是期望遗传工程学实验室出成果的,因此,遗传工程实验室所需的资源,也得他们筹措,毕竟都是公家的事。

因此,屈场长和铁局长的心思差不多,都是话里话外,让梅局长满足杨锐的要求。

看在杨锐的新成果的份上,梅局长重重的咳嗽一声,道:“杨主任,您想要多大一块牧场?”

“有个几百一千亩就够了。”杨锐笑吟吟的道。

“一千……亩?”梅局长恨不得一口血喷出来,他看着杨锐,很想问:你知道一亩地有多大吗?

通常的大学,面积能有三千亩,就可以说是非常完美的校园环境了,普通的二本院校,单个校区的面积能达到一千亩的,基本也算是有些历史。

当然,后世的许多大学,虽然自称是大学,但校园面积只有两三百亩的,也是有的,仅此一点就能判断,该校是低于职业院校的水平的。

1000亩就是用于农业,也是很不小的面积了,在土地膏腴的地区,人均四分地就能解决温饱问题了,一家人有个两三亩地的,起码活下来都是没问题的。

就牧场来说,1000亩倒是算不得广阔,但是,如果加上前面的位置,比如北京的牧场,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北京的土地,始终就没有宽裕过,中牧早年跑马圈地,弄到了一些,可要说转出1000亩,那也不是动动嘴就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