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8页

再者,现在才是第一批阶段,之后的数量才是关键,要是再将青牧等公司的良种牛的资源利用起来——不一定是西门塔尔牛,总之,任何良种牛的移植,都会变成遗传工程实验室的利润。

也只有这种财力的支撑,才有资格去做克隆羊这样的项目了。

……

第1082章 壁垒

姜志军动作极快的派了10名兽医过来,都是他们之前谈好的年轻人。

自从上山下乡的政策取消以后,城市里安排工作就极困难了,用资本主义的话来说,就是失业率高企。十几岁或者二十岁出头的少年郎,如果家里没有点关系的话,基本很难找到工作,除非是大学毕业生,才有十成十的分配工作的好事。

当然了,现在还有其他各种照顾政策,比如参军复原以后,也容易安排工作,家里有人自愿退休的话,也能顶替工作,再有矿难死亡,或者类似的奉献事件,也有工作算作补偿的。

但不管怎么说,现在待业的年轻人是很多的,只是没技能的多,不遵守规矩的多。

姜志军等人挑选的时候,主要也就是挑选了品格性格和家庭背景——他们也怕好不容易培训出来的人被其他敌对公司给拉走了。

现在自然是没有敌对公司的,但是想想其中蕴含的利润,总归是少不了的。

另一方面,姜志军还得到启示,从各家小型的研究机构中挖了四个人。

底层研究所是很不好过的,曾几何时,一些街道办的工厂,也会堂而皇之的弄出研究所来,工厂的效益尚可的时候,研究所还养得住,工厂效益不行的时候,这些研究所就都变成了累赘,有些街道工厂被撤销或者并转以后,它们的研究所就被上级部门给合并起来,给个名字养起来,景况自是糟中之糟。

就算情况不是那么差的研究所,也是好的有限,比如同为区级机关下属的研究所,大部分就是个检验机构的存在,按道理应该做些食品药品,瓜果蔬菜,饲料农药之类的检测,实际上,除非领导关注,否则根本没人需要的服务,拨款等等,自然也是尽可能的少。

但是,就算是这样的单位,其实也有临时工的存在。

有份工作总比没有好的思路,现在还是很盛行的。

姜志军挖人,也就是从此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