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8页

更重要的是,华锐要求的高标准的塑料包装袋,可是产业升级的好机会。若是规模够大的话,照样有机会出国创汇。相比之下,小塑料瓶的生产利润就太低了,差不多任何一家中型以上的塑料厂就能生产,卖得多也赚不到几个钱。

不过,这些话现在说了没用,得用现实说服才行。

杨锐这么想着,调整了一下姿势,再次看向窗外。

西乡开发区位于西寨子乡和西堡镇的交界处。

西寨子乡原本就是欠发达地区,西堡镇稍好一些,也就是借着几家国企,做出了两条街市出来罢了。

这样的城乡交界之处,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有国道和铁路经过,然而,也就是经过而已。

早几年,经济条件很不好的时候,西寨子乡和西堡镇的部分村民,还有做车匪路霸补贴家用的机会,偏偏西寨子乡的杨书记并不纵容这种行为,重拳打击了几次,就让“铁道游击队”和“公路游击队”销声匿迹起来。

要说起来,西寨子乡甚至溪县的民兵组织能建设的如此标准,也是有铁路机关和相关国企的赞助的。

像是西寨子乡这样的通衢之处,若是不能管理好道路交通的话,包括西堡肉联厂在内的工厂,都要经营不下去了。

曾几何时,送往东欧的白条肉,可是直接被人从火车上扒下来了,至于罐头什么的就更不用说了,闷罐车锁起来都要被撬开,车头车尾安排两个人都不行,非得每节车厢两名工人,还时不时的会发生厮打事件。

那段时间,大约也就是西寨子乡和西堡镇最热闹的时间,不光有本地的村民,还有外乡人也想来讨一口饭吃,以至于流血械斗不断。

不过,自杨锐上中学以后,西寨子乡与西堡镇,就日趋平静了。

包产到户成就了中国农村最后的辉煌。

中国农民,第一次吃饱饭了。不是地主吃饱饭了,也不是长工吃饱饭了,而是一个村子的农民都吃饱饭了。

突如其来的饱腹感,确实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幸福感。

在那个农民并不能轻易进城打工的年代里,一个村子的农户动辄数百,人数上千的自然村数不胜数,甚至有的村子,人口多达数千人,以至于能够建起自己的小学、初中,以至于高中,一些农村高中,一个年级还得好几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