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9页

当然,世界级的实验室还是有的,生物学方面还是很有一些发展的,但世界水平的实验室和世界一流的实验室不一样,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和世界一流水平的实验室也是不一样的。

像是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这毫无疑问是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可是,完成它的并不是一个实验室,也不是一个延续性的团队。需要的时候集合精干力量,不需要的时候送回各自单位的会战模式,是不能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的实验室的。

最重要的是,这些都不是863计划发展起来的实验室。

而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若是发展起来,却是极其恰当的。

杨锐已经深度参与到了863计划当中,尤其是生物学方面的计划,其中不少内容都是直接出自杨锐之手的。

杨锐现在提出世界一流的实验室,自然很符合乔公的期待。

“我计划来做g蛋白偶联受体。”杨锐看了一眼朱院士,道:“这个项目如果做成的话,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将毫无疑问的培养出一大批的超一流学者,中国也将成为世界生物学领域的高峰国家之一……”

杨锐说的很美好,当然,如果g蛋白偶联受体能做出来,世界就是这么美好——你都爬上珠穆拉玛峰了,上面有什么还不是你说了算。你美你正义,科学界差不多也就是这么个流程,不相信权威云云,都是瞎胡扯的。

唯有权威方可反抗权威,这是学术界的铁律,其他人想要反抗权威,先戳自己三刀六洞再说。

乔公也是看向朱院士,他是听不懂g蛋白偶联受体是什么的,需要朱院士给予翻译。

后者之前就接到了杨锐的电话,此刻准备充分的道:“g蛋白偶联受体是目前生物学界最受关注,最受重视的项目,杨锐说的基本没错,如果项目做成,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就可以看做是世界一流的实验室了。”

“如果我们要在中国召开生物学会议,一定会得到世界一流的学者的回应。”杨锐补充了一句。

“这个项目很难吧?”

“非常难。”朱院士回答:“全世界做这个项目的一流实验室很多,能做出来的很少。”

乔公有所明了,笑道:“杨锐很有信心啊。”

“是,我有信心能做出来。”杨锐说着拉了李行长一把,让他将文件袋里的资料取出来,道:“乔公,这是我说的第二件事,我想自己捐助这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