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7页

“为什么?因为你的队友的实验水平低,做的慢,消耗量大,没有其他的好主意,就只能用材料给他们喂了。”

杨锐接二连三的激将,终于是将谷强给激了起来。

谷强同志拍案而起,道:“你看好了,我们不用喂,转天儿,我就把成功率给提高起来。”

“不错呀,会说北京话了,儿化音读的像模像样的。”杨锐脸上突然就挂上了笑,让人猝不及防。

谷强被噎的没办法,不能就儿化音的话题聊下去呀。

许正平这时候咳嗽一声,问道:“杨锐,真的要把牛视紫红质蛋白的产量翻倍?”

“对,这是咱们赶上国外实验室的唯一机会。”杨锐有意说的严重一些,又道:“咱们要认识到敌人的强大,也不能太小看自己,你们的实验成功率的确是不高,但国外实验室的研究员呢?他们做多少次能成功?也是没谱的事。这是一个大项目,接下来的实验还很多,很漫长,咱们要从源头,就获得优势,这样才能消弭敌人的其他力量,对不对?”

“国外的实验室,难道不想从源头提高成功率?”范振龙问。

“第一,国外实验室不能确定,最恰当的材料,就是牛视紫红质蛋白。第二,就算他们意识到了,他们也是寄希望于接下来的实验的成功率。第三,他们获取新鲜牛眼的渠道,都赶不上咱们。”

最后一条,是杨锐半真半假说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杨锐建立遗传工程实验室以后,他与各家畜牧公司的关系,能够向他提供大量的动物性材料,局限于这么小小的一点上,这是世界顶级的条件。

范振龙在听到杨锐说第二点的时候,却是有些愣住了,他太了解杨锐的说话习惯了。

范振龙不禁怀疑的问:“你说他们寄希望于接下来实验的成功率是什么意思?”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杨锐咳嗽一声。

“不是,你说寄希望,你的意思是不应该有希望。”

杨锐呵呵的笑两声,没有直接回答。

范振龙再三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