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6页

一个诺奖有三个名额,若是由提供种子的,种树并维护的,以及摘果子的三者分润,那是最完美的情况,可在诺奖的历史上,这种完美的发生概率实在是小,最常出现的情况,往往是最后摘果子的人能得两个名额,提供种子、种树、维护的人,择其一而授之。

以g蛋白偶联受体领域为例,做出构象的就相当于提供种子了,已经有资格获得诺奖了,但若是杨锐在接下来的晶体结构和三维结构两个阶段毫无建树的话,他很有可能失去得奖的机会。

杨锐却是对此毫不担心,道:“松岛恒来的时候,我就知道他的打算了,你放心吧,东大再厉害,还是比我们慢了一步,他们要想做出晶体结构,不是我吹牛,他们是痴心妄想。”

景语兰被说的笑了起来,娇嗔道:“到最后还不是吹牛。”

软语在耳,杨锐觉得心都酥起来了,用着后世说话方式,倍感轻松的道:“给一点信心嘛。”

景语兰撅撅嘴,道:“东大太有名了……对了,你们学校不是有东大毕业的教授吗?请他问问情况可以吗?”

“就问情况有什么用啊。”杨锐说了一句,马上醒悟过来,从善如流的道:“也是,我去问问看再说。”

他现在是要安抚一下景语兰,毕竟,他总不能说我不怕东大,以国内目前的情况,这种说辞可是没人信的。

“你一定要小心,三所大学呢,他们还有财团撑腰,比咱们学校的部属大学还凶呢。”景语兰尽可能的提醒杨锐。

杨锐只是一个劲的答应,实际上,他面对的又何止三所日本的大学,全世界有意参与g蛋白偶联受体领域的大学多如牛毛,尤其是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大学,受到杨锐的激励,忍不住就要出点幺蛾子。

而比东京大学名气更大的,如有名的哈佛牛津耶鲁剑桥四兄弟,也少不了有人在做这方面的科研,无非是本身的实力强不强罢了。

这也是杨锐的实力不够,以至于大家都觉得有利可图,要是换成顶级实验室已经领先这么多的话,大部分的中大型实验室,都已经要退出了。就好像跑百米的赛场上,博尔特都起步跑了10米远了,再花大价钱参与比赛,就不是那么有意义的事了。

但若换成金四胖在跑道上,他就是领先20米,还是会有人觉得可占便宜的。

回到实验室,杨锐简单的通报了三所日本大学可能参与进来的消息,研究员们都没有什么意外的神色。

许正平亦是淡定的道:“日本人就是这样子,能和你谈的时候表现的很礼貌,回头不能按照他的要求来了,刀子一声不吭的就递出来了。”

“谈拢了也不能保证他们就不递刀子。”杨锐道:“东大背后是三井财团,按照松岛恒说的,他起码有2000万美元的经费,多的话,提高到3000万也有可能。京都大学和早稻田大学的情况还不清楚,但是,他们背后也都有财团的支持,我估计两家的启动经费肯定超过1000万美元了,如果没有,他们是不可能加进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