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0页

他打开装着豆腐脑的保温桶,果然看到里面的热气腾腾。

周英耀在半空中扇扇手,闻着味道,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才叹道:“挺好的,没问题,是豆腐脑的味道,唉,看我,一说吃豆腐脑就想家了,来来来,我给你舀上,你吃甜的还是咸的。”

面对周英耀突然问出的严肃问题,杨锐犹豫片刻,道:“辣的。”

“辣的也有,我都带了。”周英耀颇为得意的勺子给杨锐做了一碗豆腐脑,又给自己弄了一碗,才叹口气,道:“你不知道,我们刚到瑞典的时候,想吃一碗豆腐脑得有多难。对了,您可能不知道,这个豆腐脑,可是我们大使馆的员工自己磨出来的。”

“自己磨的?”杨锐颇为惊讶的尝了一口,连连点头,道:“味道还真不错。”

“可不是,磨豆腐是我们大使馆的传统,一代传一代的练出来的。当初建馆的时候,有人想吃一口豆腐,遍寻斯德哥尔摩找不到,没办法,就找当地的华人买了一口石墨,大家有时间了,就换着用人力磨。”周英耀笑笑,道:“每任大使来了,我们都给他介绍我们的石磨,有的大使就会抽时间亲自来磨一下。”

周英耀顿了一下,道:“凌志明大使当初到大使馆的时候,我们就讲了这个石墨的故事,他后来也来了一次,但是只磨了几下子,意思意思就走了。不过,他还蛮喜欢吃豆腐脑的,每个星期都要吃一两次。”

“凌大使去了乍得,不知道能不能买到黄豆。”杨锐悠然神往,对这位大使阁下,他有的是不满意。

凌志明答应了他的要求,让他放松了警惕,结果抵达斯德哥尔摩以后,就变成了四顾无人的孤儿,差一点就造成巨大的损失。实际上,他已经造成了相当的损失,杨锐的计划已是有所耽搁了,甚至计划本身,都因此做了修改。

说实话,杨锐现在都不清楚凌志明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因为他没有见到凌志明,所得的信息,也都是来自他人。相比周英耀带来的消息,王阔提供的情报的准确性更低。

但是,无论凌志明的真实想法是什么都不重要了,乍得在非洲中部,穷的叮当响不说,还常年战乱。其政治状态,可以形容为有一个名义老大的无人管束的黑社会形态,以各种名义聚拢起来的帮派战斗屡禁不止,既使用大刀片,也用ak47,而其首都的建设水平,基本等于中国内陆的乡镇水准,比西堡镇都不如。

在这样的国家做外交,对普通官员来说,倒是有可能点亮相应的政治前途,不过,对于企盼退休的凌志明来说,大约是不怎么幸福的。

杨锐觉得,部委的领导层倒是蛮有意思的,既然凌志明为了安稳日子可以躲事,就让他到一个不安稳的地方继续躲猫猫,还真是没有浪费他的天赋。

周英耀关注着杨锐的表情,见他果然跟着说到了乍得,顿时确定了杨锐的倾向,顺着杨锐的话,道:“凌大使确实有点不爱管事,是喜欢顺水推舟的人。到了乍得,也不知道能不能应付得来。”

“乍得战乱频频,油滑比做事重要。”杨锐淡淡的评价了一句,也是评价了凌志明。

周英耀心中明了,不再多说,又劝道:“您尝尝这个油条,您别说,在国内看着油条好做,出了国以后,连合适的面粉都找不到。老外的面比较劲道,揉起来也累,做出来的油条也不好吃,我们最后还是买了美国出口的面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