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3页

休斯顿点点头,想了一会,再抬头看杨锐,突然神情有些扭捏的道:“杨锐先生,我能不能写一些关于您的新的cr仪的论文?”

“咦,这不用问我啊……你是想要哪方面的资料吗?”

“如果能得到最新的全自动荧光染料标记法的运行数据的话,那就能节省很多时间了。”休斯顿脸红了一下。

他的要求对科学家来说尚属正常,对于商人来说就略显过分了。

也是他太想写成论文,才做出了请求。

如果能先期拿到新的cr仪的资料,就可以先期完成各种测试,并发表论文,这样的文章几乎是白得的,唯一的要求就是快而已。

休斯顿到了cr实验室,还一篇论文都没有发表呢,也是有些忍耐不住了。

杨锐只想了几秒钟,就展颜道:“没有问题,我明天要来数据,就给你看。”

“好的,好的。”休斯顿高声道:“我会把第二作者写成您的名字的。”

“不用了,在引用中注上我的名字就可以了。”杨锐笑着摆摆手,他要第二作者有什么用,出现在引用中反而不同,被瑞典科学家介绍给瑞典科学家,本来就是他的既定计划。

事实上,如今的计划,已经执行的超出他的期望了。

休斯顿感激莫名,心里始终装着这件事。

过了几天,眼瞅着杨锐完成了论文,并将之寄发给《science》,休斯顿不禁提议道:“杨锐先生,不如在斯大宣读一下你的论文?最近正好有一个空窗期,是个难得的机会呢。”

对于科学界来说,当众宣读论文是少见又有趣的事,在早些年,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后来就渐渐出现的少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众宣读论文是自信的表示,因为当众宣读往往意味着有可能被当众质问。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科学家的名气问题。

以前的时候,科学家的人数很少,大家的交流渠道有限,名气很大的学者多年出山一次,做一次当众的论文宣读,就会有很多人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