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9页

“白痴警察。”西西里人恨不得用剃须刀将对方的喉管割出来。

“如果是在美国,你们现在已经冻在停尸房了。”揣着fbi证件的美国人更怒。

杨锐始终笑容满面,口袋里塞满了各种各样的名片。

但是,对于任何形式的招揽,甚至是经费提供,他都保持了十足的谨慎。

在场诸人也不能逼迫,很快,他们就将精力放在了身边人上。

实验室与实验室之间,机构与机构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联动,在某些时候也是颇为诱人的。

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像是加拿大骑警,平时就很不容易接触到日本警察厅。

而来自日本的大佬,对澳大利亚的组织形式也充满了好奇。

此时此刻的斯德哥尔摩大学,洋溢着欢快的学习气氛。

“各位,各位。”休斯顿终于挤到了杨锐身边,道:“各位有兴趣的话,可以在外面的大厅登记一下信息,我们会在稍后将今天的论文,以及杨锐先生的论文全集,寄送给大家,没有收费。感谢大家的到来,今天的论文宣讲结束,感谢大家……”

休斯顿艰难的将杨锐从礼堂中带了出来。

在场的学者和机构代表们,没有了围观的核心,三三两两的散步而出,大部分都在门口留下了自己的收件地址。

杨锐从后门出来,也是长舒了一口气,然后奇怪的问休斯顿:“论文全集是哪里来的?我不记得我有准备……”

“我帮你准备好了。”休斯顿认真的道:“杨锐先生,当诺贝尔奖评审委员需要了解您的时候,他们是会从头到尾的进行的审查的。”

如果是有论文造假的历史的学者,即使最新的成果做出花来,也是不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