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7页

马乔利觉得自己与路易莎的对话是没办法进行下去了,大家说的好像都不是一件事了。

马乔利艰难的咽了一口唾沫,然后清咳一声,道:“杨锐先生,好巧啊。”

“嗯,马乔利博士。路易莎博士。”杨锐听到声音才回头,笑着打了声招呼,道:“我饿惨了,没有看到你们。”

他是不是真的看到了,又有什么关系呢。

马乔利笑着说不要紧,然后道:“杨锐先生,我昨天考虑了许久,有一个方案,想提出来与您讨论一下。”

“哦。请说。”杨锐说着用手帕擦了一下嘴,重新叠好放进衣服口袋里。

最初用手帕的时候,杨锐是有些不习惯的,但是,用一段时间之后,又能感受到手帕的方便,比起纸巾来说,手帕的触感可要好的多。

当然,擤鼻涕并不是手帕的工作范围,有此需求的人,还是求助于纸巾比较好。

马乔利瞅了一眼路易莎,见她依旧是大胆的盯着杨锐看,只能无奈的开口道:“杨锐先生,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能够连续攻克两道难关,我是指g蛋白偶联受体的构象,以及它的晶体结构,非常难得。我猜想离子通道实验室正在进行的是g蛋白偶联受体的三维结构的研究吧,我希望能尽可能的表达支持。”

“支持收到了。”杨锐吃干净最后一点凉菜,开始收拾餐盘了。

马乔利忙道:“我不是指单纯的口头支持。”

“是吗?”杨锐略作沉吟,即道:“但是,我也不需要其他方面的支持了。”

实验室需要的支持,无非是财、权、人和技术。

财是经费,实验室必不可少的动力。

权是实验室运作的基石,无论是法律还是政策,都是实验室面临的巨大风险,比较明显的例如核物理,反应堆之类的实验设备,显然不是你想建就能建的。生物学方面的政策风险同样频繁,从克隆到临床医学,从基因调试到转基因,都有大量的政策、法律乃至于道德伦理的争辩。

人和技术的支持则多见于产业界,一家大型制药企业遇到了人才和技术的瓶颈怎么办?无论是收购还是挖人,都是很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