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9页

真正有资格给学校带来经费的,大部分都是到了院士级的,不仅申请的经费多,本身的项目开销还小的,才是镇校之宝。以杨锐的背景和人脉,在得到了诺贝尔奖,他都不太可能进入供大于求的水平。不过,他一旦进入,溢出的经费数额也是超量的。

普通的院士能溢出个百分之三四十算多了,一年百万左右经费的学者,等于每年才溢出三四十万元——80年代就是这个水平,堂堂院士一年申请百万元人民币的经费都不能算少了。

厉害的院士不见得溢出的更多,只是经费额会高一点,不过也高不了太多,真要在86年申请到上千万经费的学者,手里都是有极厉害的项目的,反而溢出的少了。

但是,杨锐在过去一年,开销的经费已经快千万美元了,配套的人民币也有大几百万,可以说比十个院士开销的经费还要多。然而,g蛋白偶联受体更能吃经费,这么多钱算下来,溢出的可谓是负值,因为杨锐还填进去了不少钱。

唯有等到杨锐再进一步之后,溢出的金额才会多起来,到那个时候,即使杨锐每年申请到的经费,只是溢出10,也会是数百万乃至于千万级的,对于一个学校或者一个学院来说,就是妥妥的现金奶牛了,这笔钱不管是由学校还是杨锐本人来分配,只要肉烂在锅里,都是极其恐怖的。

杨锐能够不交管理费的做g蛋白偶联受体,也是有这样的预期存在。

而在老方看来,863一并卫生部再加教育部的经费分配,几乎要占每年的灵活经费的大部分,蔡教授此时离开,近乎于不可能。

他很有些不爽的道:“老刘,咱们也认识有些年了,你别在这个时候拿捏我。甭管老蔡之前说了什么,我要是置之不理,他总没有便宜占的,弄不好,我还能给你们整出些麻烦,趁咱们有的谈的时候,还不出来谈,等什么?”

“您前两天,不是还表示没的谈吗?”老刘嬉皮笑脸的,对老方的威胁毫不在意。

老方的脸红都不红,干净利落的道:“老蔡要是真的不想谈,今天就不来找我了,赶紧的,别抻着了,还得省出时间,找其他人聊呢。”

拖时间得统一思想,接触冷冻也得统一思想,不过,这个问题是刘院长和蔡教授商量过的,刘院长装模作样的想了一下,就道:“我给老蔡打电话,不出意外的话,他明天能早点过来。”

“早点过来?”老方皱眉:“多早?”

“6点吧。咱们讨论会9点开,有3个小时空挡足够了。”

这样的时间安排,老方自然是不满意的,却也是无可奈何,自去与其他人商量。

第二天一早,老方、老谭、葛兴邦等人,都起了个大早,提前来到会议室里。

蔡教授和刘院长来的稍晚一点,但也都赶在了6点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