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2页

杨锐判断不来他们是演戏呢,还是想要借此接近自己,换成之前,他非得好好思考一番。

然而,他此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诺贝尔奖上,根本不愿意和老方或者戚贺荣斗心机,于是只笑了笑,道:“真心道歉的话,就给我把鸽子蛋剥了,找师傅要个筷子和勺子,手别碰。”

杨锐说的就像是吩咐服务员一样,更没有和老方打招呼。

老方皱了皱眉,戚贺荣的眉头就全皱起来了,问:“用筷子和勺子怎么剥蛋壳。”

杨锐理都不理,自顾自的吃油条豆浆。

老方心里琢磨不透,使了个眼色,对戚贺荣道:“既然是道歉,杨主任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戚贺荣于是要了新的汤勺和筷子,凄凄惨惨的剥起了小小的蛋壳。

老方顺势坐到了杨锐对面,微笑着道:“杨主任,我们这两天的都吵翻天了,怎么样,您说句话。”

他用您就是假客气了,有点倚老卖老的架势,就等着杨锐谦虚呢。

杨锐却只抬了抬眉毛,道:“没什么好讨论的。”

“嗯?”

“咱们的认识有偏差,讨论不出结果的。”杨锐将油条戳入豆浆中,吃的畅快淋漓。

在早餐里面,豆浆如果不配油条,最多就是三线的地位,大众比不上豆腐脑,地域比不上胡辣汤、羊汤、生滚粥、油茶、炒肝……但是,一旦将油条戳进豆浆中,口味立即得到了质的提高。不客气的说,这种来自于人民群众自发创意的食物,踩三个米其林三星是没问题的。

要是油条用的油老一点,豆浆熬的地道些,口味更是要有数倍提升。

杨锐此时就觉得美味非常,甩开腮帮子,一口气吃光了两根油条,蘸掉了半碗豆浆,还意犹未尽。

老方哪里受过这样的,眉头再次皱成了川字,道:“杨主任,不讨论肯定是没结果的,有偏差,我们就纠正偏差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