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3页

“要不要去找一下杨锐?”

“不要,他来了只会更乱。”

站在教学楼的顶层,几名学校领导快速的交换意见,并下命令。

几个人面前的电视机也没有停下来,反而在有意无意间,更加烘托出紧张而期待的气氛来。

就在所有人都疲倦要死的当口,屏幕突然一闪,再次回到了演播室。

“大家好,我是章凡。”章凡开心的喊出自己的名字,再道:“本台收到的最新消息,本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即将在接下来的几分钟时间里颁布。我面前的电话,将为我们带来最新的消息……”

在没有无线耳机的时候,章凡干脆就在面前放了一只又笨又大的转圈儿的电话机。

观众们并不介意电话机的大小,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去,就连校园内的声浪,都变弱了许多。

第1370章 我得了诺贝尔奖

“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在过去几年,都是颁布给多名学者的。例如去年,1985年的诺贝尔奖,就是给予了美国人布朗和美国人戈德斯坦,用于奖励他们在胆固醇代谢及与此相关的疾病上的研究,1984年的诺贝尔奖,更是给予了三个人,分别是丹麦人杰尼,德国人科勒和英国人米尔斯坦,他们从事的工作,主要是确立了免疫抑制机理的理论,研究出了单克隆抗体……”主持人章凡尽其所能的介绍着自己所知的诺奖情况。

那些拗口的名词,他在此之前也是读过了无数遍,才能如此流畅的说出来。

电视机前的观众,也是听的如此认真。

央视在教育民众方面是有超卓的经验的,比如素质一词,提出来之前没有几个人用过,一夜之间变成了大江南北熟悉的调调。再比如萨马兰奇的名字,正常人一辈子都不会读出它来,偏偏变成了令人耳熟能详的名字。

章凡相信,只要自己将今天的节目做好,就一定会产生示范效应,再等各大地方台重播或者再做节目的时候,他就俨然是央视主持人的模样了,实习或者顶替之类的名目,尽皆可以去掉。

而对观众来说,他们的选择其实也不多。

86年的电视台,既没有到它的巅峰时期,也没有到百花齐放的繁盛时期,在全国大部分地区,买了电视的人都只能收到一两个台,收不到地方台或者信号不好的情况极其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