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0页

但是,把欧洲走一遍是什么鬼?

杨锐的眼睛瞪的老大,问:“你们是怎么计划的?”

“还没有计划呢,这不是提出一个想法嘛。”胡秘书笑两声,道:“其实类似的想法早就有了,咱们国内的制药和生物企业还比较弱小,急需发展,如果能趁着这一次的机会,引进一些外国企业……”

说着说着,话题就转向了引进外资。

这是国内自上而下的气氛所致,杨锐也只是微微皱眉,问:“要多长时间?”

“我们准备一个多月,然后就出发。”胡秘书顿了一下,笑道:“这是好事情嘛,你的选择权也非常大的,不管是对企业的判断,引进的技术,都有相当的决定权……”

杨锐总算是有些理解了,如果是大规模的引进外资的话,涉及到的金额,确实值得胡秘书特意游说自己,别的不说,光是诺奖得主的名头,就能接触到更多企业吧。

“听你这么说,这个代表团不是现在才决定的吧。”杨锐问。

仓促组成的代表团,又如何能拥有这么大的决定权呢。

胡秘书迟疑一下,道:“老实说,项目提出有一段时间了,朱院士也做了一些前期工作,但是,接下来就有些搁置了……”

“时间太长了。”杨锐打断了胡秘书的话,道:“要是一口气离开几个月,我自己的实验室就要荒废了。”

“这个……”

没等胡秘书再说,杨锐咳嗽一声,道:“既然说到这里了,其实我原本是有个想法的,咱们能不能引进外资的同时,做一些自己的技术准备,否则,只是出让市场,总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协议。我们做一些技术,引进一些技术设备,我们准备一些资金,再引进一些资金,这样如何……”

“咱们能有……”胡秘书顿了一下,换了个语气,问:“您的意思,是有技术可以吸引到外国企业?”

“差不多吧,具体还要看。”杨锐满脑子的技术资源,虽然完备的比较少,但是配合离子通道实验室目前的研究能力,做出有吸引力的东西还是不难的。

这也是诺贝尔奖带来的自信。

胡秘书也对杨锐是信任有加,立即道:“那回去就向乔公汇报,杨教授您能不能写一个说明的文件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