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2页

说完,杨锐就放下了麦克风,转身离开。

工人们在短暂的诧异后,立即掀起了热烈的讨论。

方正业也是忍不住对张滨道:“咱们也有机会做干部了。”

“我年纪大了,做不动了,你们年轻人的机会。”张滨说着感慨起来:“我们当年开新厂的时候,每天都有人被提拔的,想一想,比起后面的死气沉沉,真是舒服多了。你要是有心,可要把握机会了。”

“指不定就是一说。”方正业不好意思的接话,双腿却是绷直,已经开始以干部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了。

……

第1384章 打擂台

密云的大军训,并没有脱离媒体的视野。

这年代,媒体记者还是很有些能力的,像是几年后开启的焦点访谈,记者们明察暗访各级政府,乃至于矿区井下,其惊险程度拍成电影,比好莱坞大片也不遑多让。

但是,记者们的能力固然出众,能发挥的地方却是不多,焦点访谈终究是俗气凛然了,而在此之前,媒体所能报道的故事也极有限。

诺贝尔奖算是今年冒出来的,政治生活之外最有趣的故事了,档次也很高,不管上哪一级的媒体,都不丢分。更进一步的说,小媒体还更喜欢这样的故事。

后世有各种网络媒体搞小段子,玩小确幸,80年代的报纸媒体也没有放着这块儿浪费,关于诺贝尔奖的段子,最近几天都被人写烂了,大家迫切的需要新鲜的咨询来填充。

上万名的工人被军训,而且有诺奖得主杨锐同志,宣布做新药,这些都够记者们编造一阵子了。

《京华早报》的王博原本也是编造派的一员干将,他做的小故事,弄的一些小知识,在很长时间里,都颇受欢迎。

今天,王博同志却是决定做一篇好文章出来。

他从单位借了照相机过来,仗着认识杨锐,好容易拿到一张“采访证”,一整天都趴在操场上,给工人们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