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0页

姜志军却是解释,道:“账不是这么算的。您可以以为普洱是像龙井一样,雨前采一次,雨后采一次,秋茶再采一轮。”

“难道不是?”

“季节上类似,采法不同。”姜志军道:“普洱茶的话,云南只有版纳地区是采雨前的,因为其他地方的海拔高,气温低,雨前还没长出来多少呢。但是,一旦清明节过了,采茶季到了以后,云南的茶叶是长的非常快的,一轮采完,再过几天来,还能再采,差不多一周采一次甚至两次的水平,所以,一棵二三十年的小树,在春茶季节就能轻轻松松的采下三四公斤的鲜茶,做一饼茶都没问题。”

“也就是说,我放开了要,他们就敢放开了采?”

“当然,云南的茶农是不怕辛苦的。怕辛苦做什么茶农啊,但是采出来的茶要是卖不掉,这个人工就算是白辛苦了,还不如上山砍柴呢。”姜志军顿了一下,道:“现在的茶厂,玩的都是雨露均沾,总不能让一个地区的猛采,让另一个地区的没有钱赚。今年是来不及了,明年新茶开采,你要是拿出现钱来,他们上千吨的茶都采出来,我们还可以把价格压下来。”

杨锐听的人,比姜志军说的人还要兴奋,一拍桌面,道:“那就这样,我专门组织一些人,你帮我带一带,让他们去收茶,放开了收。”

“您当真放开了收?一千吨两千吨的也要?”

“只要质量没问题,我一万吨都敢收。”杨锐当然收的起了,他光是体育馆每个月赚的钱,就够他收一年的茶了,这些钱与其放在银行贬值,还不如用来收茶呢。

再者说,80年代的普洱茶,用的还都是传统方式来制作,大师级的人物都在,做出来的东西只好不差,至于一万吨……在全民喝茶的年代,只是毛毛雨罢了。

姜志军完全理解不能,道:“您就算能收的到这么多茶,又放到哪里?难道还专门为了买茶,买仓库不成?”

“好主意!”杨锐啪的再一拍桌子,道:“我再找几个人,专门买房子,也不用仓库了,北京的四合院还多的很,我一片片的买下来,专门存茶叶,得,还得找点人帮忙买家具。”

“用红木家具放的茶更香?”姜志军就不信了。

“好主意!”杨锐啪啪啪桌子,道:“你这个提法好,以后我的茶,就是用红木家具存出来的。咱们可以买些古董红木的家具,不拘什么类型的,能放茶叶就行,不能放的,也可以展示摆我买的宅子里,到时候请专人清洁什么的就行了。不够的部分,可以采购新的红木产品,部分做成博古架茶架书架什么的,部分再做成普通的家具……”

听杨锐说的这么多,姜志军简直是难以置信,还有这么买东西的?

姜志军打断杨锐的自述,出气似的道:“干脆罐子也换成景德镇的算了。”

他这就是你能你上,有本事你怎么滴的气话了。

杨锐却是听的醍醐灌顶似的,用佩服的眼神看着姜志军,道:“老姜,你这个人可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