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3页

段长摇头:“戈谢病治不好,只能吃药维持着。”

“一直吃?”

“嗯,不能停。”

“那不是成药罐子了。”

方正业道:“药罐子也比骨灰罐子好。”

“这会儿你倒是明白事了,行了,都听明白就去干活了。我给你们说,咱们车间是核心车间,知道不?以后是大有可为。”

“再核心,还不是养老鼠。”方正业一边嘟囔着,一边嫌弃的拿起喂食的簸箕,开始一个笼子一个笼子的投食。

戈谢病的药物是用重组dna的中国仓鼠的卵巢细胞,经过前期的实验之后,很快就可以进入到细胞系的培养阶段,所谓细胞工程是也。

不过,养老鼠确实是一个大项目,国内那么多生物实验室和制药机构,其实都有大量的需求。

后世都是有专门的工厂来做这个生意了,算是技术密集和人力密集型的行业了,杨锐顺手给北方联合药业开了个项目,也算是降低全国生物学研究者的成本了。

而在“核心车间”之外,大量的普通车间,已然进入到了如火如荼的大建设状态。

为了养活北方药业数量庞大的工人,他们基本继承了之前的药品生产。虽然大量的普通药物的制造,很难获得高额的利润,但能保证收支平衡,就算是不错了。

另外,生产药品的牌照,也算是稀缺资源。

80年代的制药企业都是国企,大家申请一个两个的牌照并不困难,也就体现不出来牌照的价值。就像是小城市的车主,体会不到北京上海的车牌的难得一样。

这也就是最后的国企余韵了,用不了几年,随着民企对牌照的需求增加,别说是一仓库的药品牌照了,一个氨加黄敏的牌照就赶往七位数的要价。

作为无形资产,这是北方联合制药的优势所在。它的规模大,能开的生产线就多,能存下来的药品牌照也就多,以后用不着了,随手卖出去,就能给厂里的设备更新换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