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6页

在出国梦流行的年代,这也不是什么奇怪或古怪的情况。

杨锐却是洒然一笑,微微摇头,道:“我没有去其他研究机构的意思,另外,我也没有接触其他的高校和研究机构。”

记者们奋笔疾书,至于最后见报的内容,是否描述了杨锐的坚定,却是智者见智的问题了。

第1425章 两个世界

胥岸青用刮胡刀,仔细的抹了一遍嘴唇四周,弄的清清爽爽了,再出门坐在公交车,前往市委所在。

距离毕业只有6个月了,学校虽然是包分配的,但能去什么样的单位,还是需要大家各自努力的。

最好的情况就是在大单位实习,然后被看中,直接向学校要人。若是双方情投意合,学校通常都是不会反对的,越是大单位越是如此,譬如教育部向北大要人,或者省里的教育厅向地方高校要人,学校就是想反对也不敢反对的,人家都是你的直接管理部门。

弱一点的部门,哪怕只是央企一级,对学校依然很有影响力。

而比央企还弱的单位,他们就是想要,也得有学生愿意去啊。到了那个时候,反而是单位求着学校分配一个好点的学生给自己。

招人进来就是干活的,最好是能干一辈子的,单位在聘用的时候,基本都是这样想的。

总的来说,学校管分配的老师,并不会阻止学生与单位互相勾搭。

每年毕业那么多的学生,谁能管得着谁啊。

实习原本就是给大家互相了解的机会。

不过,究竟是哪个学生能去好单位接受了解,那就是权力的体现了。

包分配的大学的确要比后世爽多了,但要说公平,那就是开玩笑了。

厉害的,像是胥岸青这样,提前两三个月的时间,就找到大单位实习,普通学生又到哪里去找公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