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9页

最近的例子,就是谷强同志。

“恭喜本所研究员谷强,发表论文于《自然》……”

食堂前的公告栏里,金黄色的大字与头等的横幅一样显眼。

而在公告栏和横幅的下方,还有红色的大字和横幅:“恭喜本所研究员谷强,连续发表4篇论文于顶级期刊。”

顶级期刊,在研究所系统内,是直接表明的,包括s在内,一个个的名字,都是写出来的。

顶级期刊配人名,在杨锐的推广下,很快成为了杨锐下属几个实验室的最高荣誉。北大、清华和中科院,也都有意识的学了去。

荣誉,是打破一切禁锢的法宝。

谷强红光满面,就站在食堂门口向大家作揖,像是新郎官似的。

很快,杨锐也带着许正平、簿耿鑫等人,一并前来。

“恭喜恭喜。”杨锐老远抱拳,并且送上一封红包。

红包是他自己出钱的,得了诺奖之后,杨锐开销要自由许多。给发表了顶级论文的作者发红包,也快被杨锐完成一个传统了。

“谢谢杨教授。”谷强捏了一把红包,更加激动和感谢了。

这篇论文,正是杨锐答应,还给他的论文。

为了在竞争中获胜,谷强开发出来的“一锅搅”的技术,并没能第一时间发表。

不管是从个人还是学术角度来说,谷强都等于对团队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因此,杨锐曾经许诺,一旦该技术被人提前发表了,就还一篇顶级期刊的署名论文给谷强。

谷强的运气不错,并没有失去“一锅搅”的署名权,尽管如此,杨锐后期还是给谷强了福利——另一篇《自然》期刊的第一作者,以示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