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2页

至于王良才的操作,却已经远远超过拿得出手了。

依靠实验生物学的水平,杀入院士评选的人有多厉害?你要是捆一只白脸的羊给他挠痒痒,他能让这只羊笑一辈子。

“全部是标准操作。”这是杨锐感慨的原因。

标准操作说起来好像大家都会,但是真的问起来,又有几个人真的能全部做出来。

就像是篮球场上的运动员,难道职业球员都能做出标准操作吗?

若是真如此的话,罚篮命中率低于50的品种是树上长的吗?

比起谷强此等依靠天赋的选手来说,标准操作一步步的练出来,不仅需要更多的资源,还意味着更多的付出。

有的时候,不用标准手法也能做出不错的实验结果,还能将自己的操作习惯全部改过来的,那得是对自己多狠。

王良才却没有察觉到杨锐语义中附带的赞赏,笑笑道:“做多了就是这样,我们以前上学的时候没事干,就到实验室去剥卵。试验台不够了,就做实验准备,一来二去的都熟悉了。”

“我看你的实验记录,成功率到30了?”就像是病床边有一个记录本似的,试验台旁边也有一个本子,用来记录简单的数据。

当然,能做到这种详情记录的,都得是遗传工程实验室这样的高端实验室了,普通实验室,就像是去市县的医院那样,有个脏兮兮的本子摆样子就不错了。

王良才对30的成功率既不骄傲,也不气馁,淡定的道:“是,我想做到50左右的成功率,再继续做下一步。”

显核,去核和注核,说是三个大步骤,最终是要一气呵成的来完成的。

按照前人的经验来说,这三个步骤能有百分之几的成功率,就算是不错了。

不过,成功率是以乘积的方式来计算的,如果王良才每一步的成功率都是30,那三步下来,也就只剩下27了,堪堪达到及格线。

考虑到越往后的困难越多,前面能争取高成功率的,就还是要多争取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