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0页

“咱们同在一个实验室,同在一个项目组,分成不同的课题组,只是为了尝试不同的道路。既然谷强走通了一条,那就利用起来嘛,何必将经历花费在开辟一条并行道路上?我的建议,直到注核的部分,你们只进行查遗补缺的工作,从注核开始,继续发力好了。”

王良才听的发愣,却有醍醐灌顶之感。

“您说的对,没必要纠结为什么用5的浓度,5的浓度好用就是了。”王良才不由的敲敲自己的脑袋。

有没有人将一个实验研究的无比透彻呢?

当然是有的,但做到这一步的,通常都是由后往前研究的,也就是后人研究前人的成果。

真正在做开创性研究的,站在科学前沿的学者,他们就像是在原始雨林中探险的外乡人似的,谁有精力和时间,去探讨每一棵树的品种和特性?谁有能耐弄清楚每一寸土壤下的生命,或者观察到每一棵树冠里的动静?

做科研就像是在大雾天里开车,你不能停下来,那是等着被后车撞。你也别指望能有多远的能见度,看得到脚下的路,别一股脑的跌下去就不错了。

谷强的实验报告固然是缺少细节分析,但有一点是没问题的,他至少证明了路是通的。

“成功率还是要有的,但不用追逐极限,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好了。”杨锐等于将王良才和苏帆原本的思路给推翻了,不过,两人并没有不开心。

有价值的建议就要听,这是科研最起码的态度。

和细胞搞强项令的那一套是没用的,和经费过不去更是自找麻烦。

王良才自顾自的寻思着,片刻后,道:“既然是这样,我们先重复谷强的实验,然后将里面明显低成功率的部分摘出来,进行深入研究。”

“这样的话,谷强还会领跑一段时间了。”苏帆有微微的不甘心。

王良才看了苏帆一眼,道:“先快不是快,克隆羊是个大项目,就和长跑一样,我们就施行跟随策略好了。”

比起苏帆来说,王良才的性格明显更加的沉稳,而他的办法,也是最能利用两人优势的。

而且,比起傻乎乎的建地基的办法,修改后的方案,也是兼顾了成功率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