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8页

就比如自行车的研发,拿着自行车级别的资金去做,不见得比汽车简单。

限定解题条件的话,奥数题难住大学教授的故事,更是数不胜数。

谷强愿意做体外培养,那是出于多方面考虑的,既是为了避开恶性竞争,也是为了争取杨锐的支持,开辟自己更擅长的方向,隐隐的还有为团队做贡献的思路。

但是,没有一点是因为体外培养容易。

真的要是容易的话,谷强还不愿意做呢。

捡软柿子捏算什么本事,他也没到骗经费的时候。

谷强将自己的焦虑掩饰的很好,神态如常的下着命令,实验开始前的准备工作也因此做的有条不紊。

“先从培养液的调配开始吧。”谷强没有按照顺序做,决定先从最耗费时间的部分开始。

调配培养液,就像是做催化剂一样,都是很不讲道理的工作。

简单来说,学者们知道一些药物可能产生有益的结果,但是,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就所知寥寥了,三者间的作用,四者间的作用,在诸多药物的溶液中的作用……基本只能靠试。

在这一点上,调培养液,就和做中药方子差不多,并不能简单的堆砌有用的药物进去。其实验步骤的核心,也都是对调配出来的培养液进行分析,再经过计算,尽可能的减少尝试的次数。

谷强以前做过无数的类似的课题——地方大学的经费少资源少,就喜欢做人力密集型和耗时间的项目。

抱着万里长征第一步的心态,谷强开始了第一轮调配。

一上手,谷强就觉得有些怪异。

胎牛血清,很好用,原本就是证明有效果的。表皮生长因子,也很好用,看起来是有效果的。胰岛素生长因子,同样很好用,感觉也是比较好解释的。抗氧化剂先用维生素c试一下,貌似好用,维生素e也好用,花青素照样好用……

一套各自的单项实验做完,谷强当时就有点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