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3页

孔英光就是沿海地区容易获得外汇,一些居民也有海外亲戚的汇款,但是,很少有这么大数额的。

再者说,如果是国外汇款的话,银行会直接给你换成本币,都不用麻烦你算汇,妥妥的官方汇率。

这么汇款自然是比较亏的,但也没办法,往返一次得多少钱啊,一般家庭汇款个三五百美元,已经爽的要在村里盖宅子了。

国外入境的华侨,身上能带的外汇也是受限制的。

孔英光思忖了几秒钟,写了一个李元华的名字出来。社会关系写做“笔友”。

簿耿鑫呵的就笑了出来,道:“笔友给了你2000美元?”

“他愿意帮助我,有什么不对的。”孔英光有些不自在。

“23岁的人了,要一名英国记者资助,你有什么好意思的。”簿耿鑫的手指一弹,道:“还用李元华这种名字混淆视听,他的真名叫安德烈,是个情报贩子,在我们那里挂着号呢,还笔友?呵……”

孔英光沉默不语,并不为簿耿鑫的讥讽所动。

“你给过他情报吧,把你透漏过的消息,一个个的都写出来。”

“我不记得有透漏过消息,我们聊天都是说些不相干的事。”

簿耿鑫露出得逞的笑容,道:“你觉得是不相干的事?没关系,都写下来。”

簿耿鑫用手点了点信纸,又道:“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你今天不交代清楚,就别想出来了。”

80年代的公安系统,甚至对刑讯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对情报系统顽抗能有什么好下场。孔英光自己就是记者,太知道结果了,所以,只好咬着笔头,冥思苦想的写些东西出来。

簿耿鑫伸了个懒腰,扑克脸依旧,心里却乐开了花。

只要孔英光开始写了,就是他盘子里的一盘菜。

笔友赠送的2000美元?开什么玩笑,在搜到这笔钱之后,孔英光已经走不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