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1页

他的表情动作,令杨锐不禁回想起久远的记忆,有位小偷留下的经典梗,很适合眼前的场景:论证是不可能论证的,这辈子不可能论证的,做实验又没必要,就是编这种东西,才能维持得了科研这样子。

“老许,咱们是得做个严肃的前期论证,再从实验室里拿40万补齐,花完才算完。”杨锐非得这样说,才能让许正平明白,这并不是一个走过场的论证。

其实,对于某些论证,杨锐也不是很反对走过场。

毕竟,国内多的是脱裤子放屁的项目和科研论证,预设立场资金不足又不具有决定价值的论证,很多就是花钱买过场的。其性质,就和办事单位,要求证明你妈是你妈而开出的证明信一样。

但是,人体基因组计划却是个大计划,杨锐本人是预设立场了,从安全的角度来考虑,他还是愿意再花个百万元,做个实在的论证的。

毕竟,他也就是能看到未来30年的事,而人体基因组计划影响的,可远远不止30年。

他本人也是需要其他人的建议,来决定操作的方向的。

这方面,杨锐还是挺相信数据的。

许正平见杨锐坚持,自去下面安排了。

和几年前相比,国内最大的变化就是有钱了。

杨锐刚进大学的时候,蔡教授为杨锐找到的60万元经费,就已经引起了学校圈子内的动荡。那时候,北大的教授通常也就是万把块的经费,知名教授拿到好项目,也不一定能有10万,60万乃是真正的国际级待遇。

不过,几年过去了,国内的经济好了,科研经费也就水涨船高起来。60万元或者100万元的经费,在北大校内已不罕见。

当然,除了离子通道实验室这样的顶级实验室,其他实验室拿到百万级的经费,是要用于整个项目的,像是杨锐要求的仅做论证,依旧少见。

但在实验室里,负责人是具有无上权威的,别说经费充足,就是紧巴巴的时候,也得按照老板的意志执行。

许正平作为小老板,不用麻烦杨锐,就将工作拆分了下去。

杨锐又在实验室里绕了一圈,见众人磨合的极好,就点点头回座位上读文献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