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窦氏与傅氏。

这点从时人称窦武与刘淑、陈蕃为“东汉三君”就可以看出。

在窦武长女成为窦太后、窦氏跻身为外戚之前, 他们与其他士族是相同的立场, 因此才能轻易获得傅氏与陈氏等世家的支持。

当年窦武与陈蕃等士族商议翦除宦官,宦官亦有所察。

在窦太后摇摆不定之际, 他们先下手为强,通过皇帝刘宏之手, 将事件主要参与者尽数诛杀, 余下相关人皆受党锢,罢免之后赶回家乡。

后世认为,“党锢之祸”排挤清廉官员, 使宦官为祸乡里,可以说是激起民怨的最大原因。

天下士人皆受其害,单单是阿楚知道的, 就有荀氏与傅氏两家, 更不用提那些她接触不到的家族了。

就说傅公明, 当年的辅政大将军窦武与太傅陈蕃意欲拔除宦官, 启用天下名士,汝南傅氏亦在此列。

之后事败,在朝为官的傅氏长辈一样下狱问斩,就像大多数世家一样, 傅氏一蹶不振。

只是, 阿楚没有想到, 辛亥政变后这么多年,傅氏居然还不忘此事,哪怕宦官集团早已交替一届,他们还是抓住了高望议亲这件小事,想借此把中立的伏氏也拉下水。

——下手真是快狠准。

当时与荀彧梳理此事背后的关系,他曾随口一提,说傅氏在这件事上的作风相当眼熟,与自己在颍川的某位友人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