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玥无须担心,”在阿楚回答之前,荀彧先开了口。军师监军的话还是很有份量的,高玥于是看着他不疾不徐地挽袖伸手,指向了城下的黄巾首领,“黄巾军二月方起,组成仓促,比起真正的军队更像是联盟。首领不过是匪徒数人,对计略一无所知。”

郭嘉闻言有些诧异地看了他一眼——还有另一层原因,被荀彧隐去未谈。

这些黄巾的概念里根本没有兵法战策的概念,或者他们可能有,但是在以阿楚为首的官兵入城后,他们反而前来进攻,正是轻敌的表现。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人也绝不会相信,她能派出另一队人马,潜伏在他们背后,等待偷袭的。

荀彧没有把后半句说出来,高玥也就忽略了这一点。她对着阿楚再一点头,即刻下城,组织起士兵,从侧门离开了。

阿楚大概也没有注意到那“另外的原因”,她看着高玥集结士兵的身影,估摸着时间也差不多了,在临走之前,对荀彧又行了一礼:

“护城之事,就交由文若了。”

“彧明白。”

阿楚点点头,转过身挺直了腰杆,缓步走下城楼。

陈佑已替她将队伍整好,士兵们分作两批,靠着城门,在两军交际处空出一大片区域,留给将领对战。

这些将士和阿楚一样,都是未上过战场或仅见过一两次的新兵,身上多少还有些稚气。

尤其是来自阳翟、未见识过阿楚本领的兵卒们,看着她并不高大的背影,心中都不太有底气。

人们一向以“从来如此”作为衡量万物的标准,因此只要某人表现出了哪怕一点不同,都会受到他人的质疑:

小女郎怎么能带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