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却已经没有时间去管伏家的烈火烹油了。

她临行前照例给荀彧蔡琰送了信,得到的结果倒是有些出乎意料。

荀彧依旧是体贴地给她提了不少建议,例如扶风窦氏虽已没落,在西北却仍有余威,不妨先去拜访拜访;金城太守遇害,若要前往,需得探听当地豪强对羌人的态度。

最后,他满怀歉意地告诉阿楚,荀家正是用人的时候,他实在无力随行,十分遗憾。

荀彧随军镇压黄巾时,顺路带回了被朝廷征辟的荀攸,自己又因辅助平反而加官,此时正是荀氏党锢后再进庙堂的大好时机,没有理由随她出征,阿楚并不奇怪。

蔡琰的回信才是最让她震惊的。

这位素来端庄稳静的名门闺秀,在她送去告别信的当日下午,便把回信寄到了她手中,一反常态地在文字中表露了强烈的情绪,恳请阿楚在前往西北的军队中捎上自己。

阿楚自己的女子、贴身的裨将高玥亦曾是宦官养女,她在家族中最大的助力是自己的生母,甚至她八岁时,在东武招纳的仆从也都以女孩为先——她根本没有理由拒绝蔡琰。

阿楚没有追问她下定决心的原因,更没有过问她父亲蔡邕的想法。她自己就是“离经叛道”四个字招摇过市,为什么还要管其他人?

于是,翌日大军出发前,这位未来的西北大将、此时的越骑将军秦楚,难得起了大早,赶在护院狗睡醒、红冠鸡打鸣之前,带着裨将高玥直奔蔡府,踩着石头翻过了高墙,把束装就道的蔡文姬背出了蔡府。

在郭嘉典韦愕然的目光中,舞阳亭主麾下这名来历可疑的谋士,暂且与高玥同骑,跟着大军阔步向着凉州前进。

第5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