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穆辞并非皇后,叫父妃才是正确的, 叶安就是听了不爽,后宫的妃都是皇帝的妾, 他心里可从没把阿辞哥哥当成妾室。反正都是要立后的,若兜兜学会叫父妃再立后,还得再让他改口, 这也太难为孩子了。

因此就为了一个称呼, 立后被提前了。不过按叶安如今对朝堂和后宫的掌控, 任性一回也是有底气的。

立太子、立后都非小事, 叶安提前知会了太后,太后此时满心都是小皇子,不论立太子还是立后,对小皇子皆有好处,太后也早有心理准备了,自是没有任何异议。

叶安接下去便把太保、太傅、袁相等重臣召到了朱雀堂,他不希望他在朝上提出来时有人煞风景地反对,那就提前与他们都沟通好,有意见的提前说服。

穆太傅仍有些恍惚,他不止有了皇子外孙,皇帝还要封他外孙为太子,他儿子则是皇后。他一直谨言慎行,以前想都不敢想,事实摆在眼前,太傅高兴都来不及,还要在其他臣子面前摆出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穆太傅头一次觉得,自己也变虚伪了。

乔太保也有儿子在宫里,而且一点不觉得自己儿子不如穆辞,心里并不赞同穆辞为后,可立后皇帝是与立太子一起提出来的,他若是反对穆辞为后,便也要反对立小皇子为太子,这恰恰是最不好反对的,皇帝立唯一的儿子为储君,天经地义,对于穆辞来说,儿子若成了储君,封后只是迟早,他若是拦着,反而白白与穆家结怨了。

乔太保略一迟疑的工夫,其他几位重臣都相继表明了态度,皇帝甚至还把秦御史找了来。连一向最爱找茬的秦御史都和气地道,太子位与后位空悬非长久之计,皇上立储立后,实乃国家之幸。

别看这位秦御史平时总是刺皇帝几句,可是除了封号以外,从没有挑过宸妃本人的错,宸妃上位后,与太傅一样谨言慎行,秦御史心里对未来皇后还是挺满意的。

叶安占足了便宜,最后再笑问乔太保,乔太保犹疑半晌,却又说不出反对的话,这事也就算定了下来。

叶安决定隔天上朝就公布皇后与太子人选,一边令穆太傅挑选吉日,好为皇后、太子准备册封仪式。穆辞生辰快到了,叶安迫不及待想办妥此事,也算是给穆辞一份特别的生辰贺礼。

叶安才迈出朱雀堂,就见到李幺站在殿外焦急地张望。

李幺做内侍也有几十年了,极少这般慌乱,叶安忙道:“李幺,发生何事了?”

李幺行了个礼道:“皇上,宸妃冲撞了奉圣夫人,奉圣夫人哭着跪在云光殿外……”

奉圣夫人是原身乳母,叶安见过几次,就是个头发花白的胖老太太,笑起来一脸褶子,叶安见她几次,她开口闭口都是“皇上当年”,提醒皇帝不要忘记喂养之恩的意图再明显不过,令他一度十分尴尬。

叶安生了兜兜之后,与乳娘这个行当也有些接触,在他看来,当年的奉圣夫人与兜兜乳娘王氏一样,都是自愿应征入宫做乳娘的,皇家待皇子乳娘不薄,除了给予丰厚的酬劳之外,还会荣养乳娘,基本上只要喂养过皇子,乳娘全家后半辈子就不愁吃穿了。因叶安后来成了皇帝,以前的乳娘甚至还有了封号、月俸,儿子入宫做了妃嫔,也是锦衣玉食。

叶安并不觉得皇家亏欠了奉圣夫人,奉圣夫人当初拿了银钱,可以说,乳娘这份工作是早就结清了的,若他没有做皇帝,奉圣夫人自然也不会有后面这般荣耀,因此这不是一个乳娘必得的酬劳,而是出于皇家的仁慈,皇家愿意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可是滴水之恩,若只是滴水相报,就要受到提醒与谴责吗?未免有一点道德绑架了,人与人相处的情形都很复杂,凡事不能一概而论,但是至少奉圣夫人,皇家是从没有亏待的,一再提起当年喂养之事,难道就没有居功暗示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