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节 光明可期

“张新让你来干什么?”汪宝儿问。

“东家让我来替孤儿们讲课,你呢?”

“台风刚过,我来看看是否需要帮助或捐款。”

“捐款不用了,”张新道,“这里已经被东家接管数月,目前不缺钱粮。”

汪宝儿兴奋地挥挥手,“我就知道,张新虽然地位变了,心却不会变,他还是个好人。”

“”

张新感觉脸有点热。

“东家每天都挺空,你要不要去见见他,今天晚上就可以。”

“我晚上去见他干嘛?”

汪宝儿往地上碎了一口,转身重新回到车里,打算离开。

“明天也行!”张新连忙又喊,“东家有‘东周’先生的消息!”

东周先生是宋淑颐男扮女装时用的名字。

汪宝儿脸红,坐进汽车里,嘭地一声关上门,扬长而去。

接下去张新在大校场见到4000名孤儿,这个时候他已经撤掉脸上的妆束。

放眼看过去,密密麻麻,如此多数量的‘儿子’,张新嗓子条件反射一般‘不得劲’。

不过,仍然坚持用唐山话,对着麦克风,通过喇叭讲了两个小时‘论语’。

这些人能听懂吗?

自然听不懂,且听到最后半小时,一些人已经坐立不安。

第一次张新抱着混个脸熟的态度,能不能听懂无所谓,刚才录了音,以后循环播放。

如果有用,未来可以给孤儿和学徒进行高频、高强度洗脑。

甚至是给每一个士兵、每一个国民进行洗脑。

试想一下,把广播电台喇叭联通每一个村子、每一条街道、第一座工厂、每一条船。

一天24小时循环播放张新讲话,会有什么结果?

洗到最后,那怕张新把爪哇弄成一锅粥,满意度估记也在90以上。

看似夸张,实际是现实,即使没有技能加持,媒体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天天也能洗残很多人。

讲完课张新匆匆赶回索莫路。

今天傍晚七点,是这具身体老娘来的日子,必需得去码亲自迎接。

她本应早在一个月前过来,因为海况不好,一直拖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