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恍然,对啊,肖老师确实有一个儿子,在上高中,听说小伙子继承了老肖一成功力,文笔不错,老肖还说过他家臭小子卖情书赚钱的趣事呢。
说起来肖潇乐确实曾经在《萌芽》第二期发表过一篇文章,但也就那一篇而已,而且远比不上封寒的几篇作品影响力深远。
肖博翰摇摇头,“这个作者的名字叫封寒,不知道各位听说过没有?”
“啊?封寒!”
“是那个封寒吗?”
“娶了鹿幼溪的那个?”
示意众生安静,肖博翰又道,“我见网上对他的抨击声音很多,说的似乎很有道理,十六岁,能写出多好的作品,我是不信的,还有千字5000,老肖我都拿不到千字5000的连载费,他凭什么!”
见大家都聚精会神的听着,肖博翰笑道,“于是我看完了所以能找到的这个高中生的作品,刚刚给你们念得还不是他最好的,有一篇叫《补天》的,发表在《少年文艺》,建议各位课后读一读,然后写个读后感出来,下周上课交。”
除了历史学院和文学院,就连生物学院都来凑封寒的热闹。
一位讲基因遗传课程的老师,也是肖博翰程思归的朋友,他看了书后觉得有趣,能和自己的课程能够产生关联,于是答应帮忙,在上课的时候提到了一部叫做《侏罗纪公园》的小说。
“那本书我看了,写的是恐龙被人为复活后的故事,虽然还没写到方法,下次更新的时候应该能看到,但是老师我等不及了,所以请大家发挥想象,书中的博士是怎么做到复活恐龙的,这是我给你们留的周末思考作业。”
一时间,封寒成为光华大学的热门话题人物,他虽不在学校,学校却到处都是他的传说。
文学院、历史学院,还有生物学院的学生都认识了这家伙,知道这家伙是个不世出的文学天才,于历史、文学、生物都有高深的研究。
很快,关于光华大学学子和封寒的恩怨纠缠就开始在社会上流传开了。
有的是学生自己在网上吐槽的。
“我是一名光荣的光华大学历史学院学生,但是今天,我被打击了,因为我知道了世上还有天才的存在,就是那个在网上被人人喊打的封寒,你们丫真的看过他的作品吗,我看过,妈的简直炸裂,不说了,还要去写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