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柯少鸿说了句公道话,“在澳国,推理侦探小说主要都是欧美国家的,小五郎的书是少有的能混迹其中的亚洲作家作品,不过我在夏国确实很少看到他的书。”
印小祯点点头:“小五郎在国内的知名度和普及度还是差点,只是在推理迷心中拥有很高知名度,这次他来大夏,来光华,应该就是为全面进军国内市场做准备的。”
封寒来了兴趣,“那还真要去看看。”
扶桑向来是一个出推理小说大师的地方,从江户川乱步,再到横沟正史,松本清张,包括后来作品畅销国内的东野圭吾,也能算是这个分类里的大牛,只不过他的作品更广更杂,不仅限于推理。
见封寒来了兴趣,印小祯欢快地把自己珍藏的小五郎未删减的作品拿给封寒,“看吧,这些都是在正规书店买不到的。”
刚要接,封寒猛地缩回手,“等等!”
他谨慎地看着印小祯,“推理社不会又给我安排什么任务了吧,哇嘎哩唝,如果有的话你提前跟我说,我能干就干,不能干你们也别勉强我。”
印小祯摊摊手,“完了,好好的得被迫害妄想症了,放心,这次你就是个普通观众,连社员们要做的工作都不让你干,行了吧。”
见他一脸真诚,封寒这才接过了这些书,“那我就看看好了。”
偷偷把书放在首图里,过了一宿他就基本全都看完了。
怎么说呢,可看性很强,但有点失望。
这里面确实有推理,有侦探,有曲折离奇,但感觉推理和悬念的设置上并没有和市面上那些同类产品拉开太大差距,跟国内的部分推理名家的水准基本持平。
至于为什么春丽小五郎这样一个文化弱国的作者可以扬名海外,反观大夏国内的那些推理大师们有强大祖国做靠山,却不如他的名气大,封寒也有一些推理结论。
那就是因为,小五郎的书够变太!
嗯,就是明面上的意思,小五郎书中写到的案件,通常都是非常非常之残忍的,很少有正常谋杀的,而且关于杀人的原因动机往往也是非常变太且不伦的。
这种血赤糊拉的感觉扑面而来,整本书都充斥着这种强刺激性的东西,乍一接触会觉得非常大胆真实,仿佛生活就是如作者所描述的那样血淋淋,会无形间拔高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