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这些本身的作者掏钱买一本外,还有那些在这里来来往往的客户,他们在拿完货准备返程之时见有杂志卖也掏钱买了一本用以解决旅途的寂寞。
就这样一千本刊物竟然没够集市消化,在集市上负责出租的肖军用三轮车又从服装厂拉了一车过来。
有人看内容有人看封面封底。
于是一些广告就进入了一些商家的眼帘。
“因呐河饮料?这不就是玻璃花经理商店才进来的那一箱箱的饮料吗?别说这图片拍得确实挺让人口渴的,去买瓶来喝喝什么味道。”
“哎呀,这不是我卖的胶鞋吗?这鞋经过这么一摆弄想不到这么好看,以前咋没发现呀?”
“握草!这还有机械厂出的三轮车和拖拉机。”
“还有集市的介绍,咦?这傻呵呵的家伙不是老董你吗?老董上杂志封底了。”
“你才傻呵呵的呢,你看把我拍的多精神!”
“拉到吧,眼睛都闭上了还多精神!”
“是呀!下回要是再拍一定不眨眼间。”
这本杂志在集市引起了反响不说,在服装厂里也引起了很大的讨论。
因为服装厂里也有不少人投稿,关着江敏这一层关系,服装厂女工里也有不少人榜上有名。
“这是篇小草是江主管的,写得真好。”
“小何,这是你写的,哇!你写得这是啥呀?”
“听说发表的稿件有千字十五的稿费,小何你这篇文章有多少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