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吉尔伽美什这么做,却真的是出于对“圣倡”们的尊敬和怜悯。
正如他本人所言,他从小是由神庙里的女祭司们看护抚养长大,因此吉尔伽美什对这些女人们敬爱有加。在得知乌鲁克周边城邦里的女祭司们一直“境遇不佳”的消息之后,便动用属于“王”的权力,“征兆”了一些女祭司到乌鲁克来,让她们在乌鲁克的伊南娜神庙里开始崭新的生活。
在这里,女祭司们得以继续保持对伊南娜女神的信仰;
同时她们也能各展所长:这些女人们,竟然都是熟悉苏美尔文字,写得一手楔形文字的厉害人物——毕竟以前她们在各处的伊南娜神庙里,整天就与各种泥板记录的传奇故事打交道,再不然就是要用泥板记录神庙里往来的各项物资和百姓们进献的各种祭品。
总之,这些女祭司们,就是苏美尔中最杰出的书记员与会计师群体,是库辛的继承人。
而吉尔伽美什召她们来此,正是为了建立乌鲁克第一座,苏美尔人的大型图书馆。
“你的王实际是一个心地非常柔软的人。”一个女祭司好言好语地向伊南推销吉尔伽美什,“虽然他有时脾气大了点儿,有时喜欢挂着一张臭脸。但是他本性不坏。”
伊南心想:你们有谁认得沙哈特嬷嬷的,能给她带个信不?
“王一直不想成婚,但是他现在终于遇到了你。”另一个女祭司插嘴。
伊南好奇的却是前半句:“王为什么不想成婚呢?”
女祭司们相互看看,其中一个马上笑着说:“王不是要你去长老院?你去了,先别着急进去,先听一听,或者结束了多留一会儿,他们准保又会谈到这件事。”
“哦!”伊南点头表示明白了。
这时这群女祭司们已经给伊南换上了一件男子式样的鲜亮长袍,颜色丰富和吉尔伽美什那件“孔雀袍”有的一拼。
一个女祭司取了一条颈饰出来,给伊南戴上。伊南一瞅,颈饰上的一枚护身符刚好和吉尔伽美什颈饰上那枚红黑相间的鸡血石是一对。
整座神庙的女祭司这时大约都聚到此处了,大家一起七嘴八舌地发表意见。最终大家都认为伊南这副形象虽然可以瞒过吉尔伽美什,但也许瞒不过长老院那些“火眼金睛的”长老们。
最终,一名女祭司拿出了平时她们用来描眉的炭粉,将伊南的两道修眉染得挺些,又在脸颊、下巴和脖颈处打了些阴影,好让她的脸看起来线条比较硬朗。
伊南郑重向她们道谢,又问明了前往长老院的道路,挥手与这群“姐姐们”告别。
她一转身,只听一个女祭司在身后说:“多好的一个小姑娘啊……就是胸平了些。”
伊南:……谢谢夸奖。
*
说来也巧,吉尔伽美什让她跟去的“长老院”,正好在两千多年前神庙仓库的旧址上。伊南按照方向找了过去,发现旧日的仓库已经全都挪开了,附近的羊圈牛圈也早已不见,全都成了官员们办事的处所,正中一座四面通透的敞亮建筑,就是吉尔伽美什口中的“长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