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页

……

天色渐晚,甲板上点起了数十盏气死风灯,就在微凉的夜风中,刘辩宴请金城长公主和陈留王。姊弟三人,没有外客,酒过三巡,气氛便渐渐的活跃起来,刘辩笑盈盈的对刘协说道:“阿协,突然召你到长安来,你可知道是为什么?”

刘协连忙放下酒杯,躬身道:“臣弟愚钝,不知陛下深意,还请陛下点拨。”

“我要闭关。”刘辩举起手中的玉箸,指指四周:“这里的事要暂时交给你,不仅仅是洛阳,而是整个天下。”

刘协大惊失色,迟疑了片刻,连忙推案而起:“陛下,臣弟德浅才薄,镇守洛阳已经勉为其难,如何当得起这样的重任?”

刘辩笑笑,静静的看着刘协:“你天赋过人,十岁悟命,又有真气化形之兆,我相信,用不了十年,你一定能成为一个雄才大略的干才。到时候,如果我安然出关,我们兄弟就并肩横扫天下。万一我成仙得道,或者身死道消,那这个江山也只有你能担得起来。至于现在,你也无须担心,我会给你安排几个德才兼备的大臣,指点你,帮助你。而这内朝的首辅大臣,就是我们的姊姊,金城长公主。”

第317章 临行密密缝

听到金城长公主五个字,刘协知道皇兄什么都安排好了,他只有接受的份,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只能唯唯喏喏,全盘接受。

就在酒席之间,刘辩做好了他离开长安之后的安排。

刘协坐镇长安,以陈留王的身份统领全局。

司徒杨彪、司空陈纪为外朝辅政大臣,金城长公主刘和、尚书令贾诩为内朝辅政大臣,四人共同辅政,有事则实行公开朝议,投票决定的方式,四人四票,再加上百官公议的一票,择得票多者而从。

太傅皇甫嵩镇守洛阳,总负责山东战事,横野将军徐晃迁卫将军,平东中郎将张燕迁镇南将军,孟津都尉高顺迁城门校尉,三人共为皇甫嵩的副将,协助皇甫嵩。

由皇后唐瑛主掌后宫事务。

刘辩一一吩咐,蔡琰在一旁手不停挥,写下一道道诏书,刘辩过目之后,随即安排人用玺,着六百里加急送往各人手中。这些诏书就像一块投入昆明池的巨石,眼下虽然还没看到涟漪,却必将对天下局势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一切安排妥当,刘辩举起酒杯,笑眯眯的对刘协说道:“阿协,你是怎么破境的?”

刘协起身,面带羞惭:“陛下,臣是因为《广陵散》而破境的。臣向蔡先生学习《广陵散》,子时鼓《高山》,午时鼓《流水》,九九八十一日而悟命。数月前,陈君父子至洛阳,又授以坐忘之法,又八十一日而破境,真气萦体。”